资金价格创5年新低 该担忧还是该欢乐?

07.05.2015  13:32

  虽然只有盘中少量成交,但昨日的银行间市场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创下1.4749%的近5年新低,让一些关注市场要素价格的人感到不知该担忧还是该欢乐?

  事实上,历史上也曾经有过2%以下的7天加权价格,但多数时候只是昙花一现。

  比如说2008年11月底开始,7天加权平均回购利率首度突破至2%以下。到了次年年初,该价格一度狂跌至0.9%附近,接下来这一状况延续到2009年年中,就开始出现变化了——资金价格不断往上升,短短1个月就一度触摸到2%。接着,这种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10年二季度,终于在6月份的头3个交易日,触摸到了3%的高位。

  这段时间,央行货币政策发生了哪些事呢?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2008年的10月、11月和12月,央行连续3次下调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合计2个百分点,其中有一次竟是1个百分点,它既是降准历史上的首次,也与我们最近的这一次非常相似。不过,这轮“短命”的政策宽松到这里就匆匆结束了。2010年1月开始,央行连续12次上调准备金率达6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到了21.5%的历史高位!

  当然,历史条件不是完全一样的。2009年全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几乎在负增长区间,但2010年开始迅速上升,通胀预期也重回公众视野,当年5月份就快速到了3.1%的水平。

  而现在的情况是,CPI仍在2%之下,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8个月没有增长。央行大量投放流动性,但商业银行仍因坏账等担忧,而不敢大肆放贷。

  回到最初的话题来看,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猛落至58个月之前的低位,如果趋势持续下去,势必会引起监管层的打压。这一点,或许已经可以从近期的A股走势管窥一二了。不管股市大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市场的心理和投资者情绪,却已经在犹豫和彷徨不定了。

  当市场还在讨论央行还有几次降息或几次降准的时候,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想一想,迄今为止的操作都改变了什么?实体经济真的获得了雨水的滋润吗?各种不合规资金真的没有转道进入股票市场“快进快出”吗?

  从一些国有金融机构研究人士处了解到,当前市场的资金面的确十分宽裕,但这种状况下,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经济的动能依旧不足。具体而言,银行本身的资产扩充渠道正日益受限,这进一步加剧了其负债端的窘境。同时,国债市场收益率正呈现短端快速下行,而长端依旧踯躅不前的状况,这被部分专业人士称为“牛陡”行情,但大家对于未来的信心依旧不足却是事实,这也包括对中长期资金面的预期。

  概而言之,我国近期的货币政策核心,正在演绎由定向至全面,然后再回定向的一幕。大胆猜测的话,那些人们熟知的常规放松手段的出台,可能也会让大家等得久一些吧。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