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捷明详解国企改革几大重点问题

23.07.2017  09:51
全省深化国企改革与“三去一降一补”研讨班现场。福建省国资委 供图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3日电(施云娟)被称为“国企改革落地见效年”的2017年业已过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作为今年关键性改革的第一项任务。近期,一大批央企及地方国企密集发布改革新动向,敢闯、爱拼的福建,自然不甘落后。在福建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于今年6月底举办的全省深化国企改革与“三去一降一补”研讨班上,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捷明就福建国企改革要改什么、改革成果是什么、国有企业改革要到哪里去等重点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国有企业改革,既是经济问题,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会上,刘捷明简要介绍了当前国有企业发展状况,并结合自己20年来从事国企国资工作的学习、实践、研究,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国企改革情况作了梳理。

福建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捷明在研讨班上发言。福建省国资委 供图

   未来5~10年,国企将呈现六大趋势

  我国国有企业30多年的改革发展实践表明,国有企业改革是探索渐进的过程,国有企业发展是调整上升的过程,改革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改革促进发展,发展保障改革。无论是要改革,还是谋划发展,都须得先弄清楚所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能找准目标和方向。

  从1984年开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基本上可以每十年划分为一个阶段。其中,第一个十年是以国营企业转变经营机制为核心,旨在松绑放权,搞活企业,调动企业和企业家积极性;第二个十年是以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旨在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使国营企业转变为国有企业,由企业制转变为公司制、股份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第三个十年是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核心,旨在实行政企分开,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第四个十年是以加强国有资本管理为核心,旨在实行政资分开。出资人以管资本为重点,切实履行股东职责,重在管理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国有企业重在通过制度、体制、机制和技术、市场等创新,结合供给侧改革,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实力和全球竞争力。

  刘捷明介绍说,总体上看,我国国有企业未来5~10年,将呈现六大趋势。

  趋势之一,企业规模化。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大量中小企业将退出市场,行业将不断重新洗牌,市场集中度必将日益提高。国有企业也不例外,正呈规模化集团化趋势,国有中小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被重组。再往后,国有大集团企业数只会越来越少,每户国企的平均资产规模将会越来越大,真正的国有企业特大型集团可能不会超过1000家。

  趋势之二,产业高端化。我国产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期,产业正从劳务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重重化产业向重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产业结构正从重二产向二、三产并重转变。

  趋势之三,股权多元化。推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市场化水平,必须实行产权多元化,实行国企与国企、国企与民企、国企与外企等各种混合所有制。只有实行产权多元化,才能摆脱行政干预和内部人控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使企业遵循经济规律、市场规则运作。需注意的是,商业竞争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中,还要探索骨干员工持股有效途径,使之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真正建立起长效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趋势之四,资本证券化。上市公司具有放大资本价值、易于股权融资、资本杠杆率高、法人治理完善、市场化程度高、信息公开、监管透明等特点,是实现资本证券化的主要途径。国有企业通过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可以持续募集低成本发展资金,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此外,上市还可促进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搞活企业,同时整合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趋势之五,机制市场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企业新机制,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趋势之六,经营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在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国有企业已经走在前头,甘当先锋,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合作,逐步走向发达国家,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全方位开放水平。

刘捷明详解国企改革的几大重点问题。福建省国资委 供图

   福建国企改革,要改些什么

  刘捷明表示,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了第四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作为今年关键性改革的第一项任务,要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增强企业活力、优化产业布局、提质增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国企党建,进行国企国资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按照中央部署,国企改革,需从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央企业瘦身健体、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以及开展“十项改革试点”六大方面入手。

  具体到福建,要想知道改什么,并且取得实效,不仅需要沿着中央和福建省的部署落实推进,还需结合实际,先搞清楚当前福建国企改革的进展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据了解,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已出台的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意见》,作为我省深化改革的“1”文件。在此基础上,福建出台了加强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实施办法、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管理等一批改革配套文件近50个。同时,正在研究制订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推进省管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管理办法、省属企业人才发展实施办法等。

  改革最重要的当然得看政策的执行落实,刘捷明说,当前,福建正按部就班推进改革重组,积极推进企业战略性调整,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和布局,集中资源培育省属龙头企业,促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同时,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员工持股、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委直管企业总会计师委派等多项试点工作,推进改制上市,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福建国企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和可落实、可推广的经验:福建省国资委积极推进国资监管改革的“两个加法”、“两个减法”做法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发言;福建省国资委通过做好“加减乘除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出一条具有福建国企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作书面材料典型经验交流;省电子信息集团集中资源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市场化改革、资本运作走出了一条涅槃重生之路的改革发展经验被作为“国企改革十二样本”之一在全国宣传推广……福建省国资系统从制度、体制和机制入手,全面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获国务院国资委《国资报告》杂志赞“闽军突围”。

  刘捷明提醒,同时也要看到,福建国企还存在总体进度不平衡、混改积极性不高、法人治理不完善、机制不够市场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彻底、资本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循着国企改革发展趋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六大任务。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国企改革在不同阶段也各有侧重,具体来说,今年福建省国资委将带领各省属国企重点完成六项改革。

  首先,深化产权制度改革。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上市则是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形式之一,为此,福建鼓励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双向投资,推进适宜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通过增资扩股、股权置换、股权转让、交叉持股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央企、台企、民企等战略合作,广泛引入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推动省属企业之间、各级国有资本之间交叉持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开展和泉生物、厦钨新能源材料、省建筑设计院等9家企业的骨干员工持股试点工作,大力推进31家省属企业改制上市;积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试点,探索授权经营新路子;全面完成36家按《企业法》登记的正常经营的企业改制工作。

  第二,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目标,持续深化整合重组,省国资委将围绕福建三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基础设施行业进行整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培育行业龙头,打造行业“单打冠军”;大力推进专业化重组,重点推动省内钢铁、港口、船舶、石化、能源行业的并购重组整合;推进省属旅游资源、服务贸易业务资源、矿产资源、建筑房地产资源、科研院所资源、市政环保资源等整合重组;通过市场化方式,在省内外并购重组一批产业链相关的企业,迅速做大主业规模。

  第三,完善企业法人治理。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明确了相关时间表,要求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包括要以推进董事会建设为重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权利和责任对等。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有规范的董事会。为此,福建省国资委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意见》,推动出台《推进省管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和《所出资企业外部董事管理暂行办法》,认真开展省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外部董事试点,以点带面尽快推动实现外部董事全覆盖;加快推进出资人委派总会计师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监督;层层规范公司治理,建立健全权属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强化母公司的控制力。

  第四,深化对接市场机制。深化国企改革,落到实处还需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福建将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力挂钩的薪酬体系和正常增长机制,探索实行与企业规模、效益、行业水平等因素相联系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收入分配对“促发展”的杠杆作用。同时,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制定所出资企业内设机构、职数、人员编制指引,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全面推行“职务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推进采购和工程发包等供应链环节公开招标,全面做到国有资产进入公共交易市场公开交易,推行企业员工公开招聘制度,做到信息透明、过程透明、结果透明,打造阳光国企。

  第五,推进企业“瘦身健体”。2017年,福建把“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摆上重要位置,深化国有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坚决压减低端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促进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体来说,福建国企将深入开展对标管理、精细化管理,全面对准国内行业标杆、世界先进水平,强化成本费用控制,开展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成本管控,推进降本节支、挖潜增效;强化集团管控力,加快推进资金财务、大宗物资采购等统筹集中管理;大力压缩管理层级,有序调整三级以上企业,提高管理和运作效率,原则上三级及以下企业不应具有对外投资功能。省国资委将用1年时间,对历史遗留的300多家“壳公司”开展专项整治,进行分类处置。

  第六,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国企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制约了国企不断向前。为解决好这一问题,福建针对实际情况,出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资金补助办法,省属企业争取在6月底全面签订“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今年底完成维修改造工作,确保全省明年全面完成。同时,制定出台我省厂办大集体改革实施意见,做好国家补助资金的申报和省市资金的统筹,根据中央政策做好剥离企业办社会、退休职工移交社会化管理等工作。

  通过上述改革,福建国企到2020年要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实现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80%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我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现代基础设施产业,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企业家,打造一批百亿级乃至千亿级龙头企业,更好地支撑“新福建”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形成,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机制有效运转:国有资本年保值增值率达到108%以上,省属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本实现证券化;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履行社会责任的引领和表率作用充分发挥。

  国企改革,福建需完成三大核心任务

  谋定而后动。大方向定了,知道要改什么、往哪儿改以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具体怎么改的问题。

  对于怎么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3月7日参加全国两会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借东风’,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他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要避免市场的盲目性,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遵循习总书记要求,以及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刘捷明表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内容林林总总,其核心还是三条: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搞活经营机制,为完成这三条任务,福建国企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

  在推动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方面,福建将紧抓“三去一补一降”,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据了解,省能源集团“十三五”期间还将关闭退出22对矿井,淘汰落后产能339万吨/年;中钢公司破产清算,压减产能50万吨;淘汰牛卡纸、高瓦纸等落后产能产品,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在市场、资源、业务、人才、研发等方面加强对接合作,抱团发展。同时,通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利用政策性贷款置换商业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再指导所出资企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抓好管理薄弱环节等举措,集中力量补短板、治硬伤、促转型升级,积极支持企业参与政府投资工程包建设项目,以工程包带项目,加快项目实施,补强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短板。2016年,省属企业负债率从66.9%降到65.9%,并涌现出了省高速集团、能源集团、三钢、石化、省电子集团、投资集团、交通集团、建工集团等一批先进典型。

  抓好“三去一补一降”的同时,省国资委继续做好“加减乘除”,培育新增长点,化解过剩产能,释放创新驱动效应,淘汰落后产能,在对省属关停或歇业时间一年以上的300多家“壳公司”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并推动省属企业与中央企业、各地市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合作,促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互联网经济、高端装备、环保、医药等新兴产业规模化,进而有能力采取IPO、借壳、整体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率,不断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会“借东风”。深处我国开放前沿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建,最强劲的“东风”非“一带一路”莫属。刘捷明介绍称,为推进省属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的对接融合,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福建省国资委2016年印发了《关于支持所出资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省属企业“走出去”发展,重点选择与我国政治经济关系良好、市场环境相对完善,与我国有较强经济互补性的国家和地区,优先选择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一批省属国有跨国经营企业,实现“走出去”发展企业数量较“十二五”末翻一番;所出资企业境外及港澳台投资总额10亿美元以上,境外营业额年均增长10%以上;初步生成一批境外重大项目,初步建成1-2个有影响的海外产业合作园区。鼓励省属企业抱团走进非洲“桥头堡”肯尼亚,结合当地需求,推动钢铁、客车、建材、化工、水泥、造纸等优势产能合作,并带动其他产业投资。目前,三钢集团、中国武夷携手“抱团走出去”,已与肯尼亚签署《钢铁厂项目合作意向书》,计划建设总规模300万吨钢铁联合企业,首期建设60万吨轧钢项目。

  当然,央企、地企也是“东风”,要加强对接合作。刘捷明要求各企业发挥与央企的合作效力,引进有实力、有资金、有产品、有技术的央企来福建参与产业投资建设,以突破瓶颈、弥补短板。同时省属企业要充分利用本省各地市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地市政府及企业的项目对接,实现合作共赢。

  此外,结合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特色小镇潜力巨大,以及省属企业经营范围几乎涵盖各个产业领域且具备投资能力的实际,福建省国资委结合扶贫开发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积极探索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之路。将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刘捷明在研讨班上提醒,发展特色小镇,需注意三个点:要精准定位。要把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或者选择产业链上的某个突破点,通过水平和纵向整合形成发展空间平台,因地制宜培育自己的特色产业、产品和品牌,集聚高端产业要素,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要融合发展。特色小镇是“产、城、人、文”结合的产物,产城是鱼水关系,人文是体用之道,没有“”就没有生命,没有“”就没有载体,没有“”就没有价值,没有“”就没有商业。要以文化积淀蓄积发展力量,以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走出一条产城人文共生共赢发展之路;要“四创”驱动。特色小镇是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新动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企业要通过创意、创新、创业、创造活动,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并且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要着力培育工艺美术、石材、花卉等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小镇,也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数字创意等小镇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福建明确了省属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到2020年,省国资委所出资企业资产总额达1.7万亿元,其中,80%要布局在三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基础设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达5500亿元,其中,三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占60%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福建将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制浆造纸、石化、冶金、建筑建材、船舶、航运、汽车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基础设施产业,为我省社会发展事业和民生保障提供有力支撑。在上述基础上,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互联网经济、高端装备、环保、医药等新兴产业。同时推动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服务、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

  同时,实施项目带动,上一批规模大、层次高、效益好的龙头项目,在 “十三五”时期实现项目投资总额7690亿元,其中70%是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36个。

  此外,通过创新驱动、资金保障、人才支撑、征地建园实现强化要素配置。为此,每年安排不少于20%比例的省级国有资本收益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创新,“十三五”期间共融资5000亿元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证。

  创新转型,人才是关键。刘捷明介绍,为给福建国企改革提供人才支撑,将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开展“人才建设年”活动,制定出台促进人才发展的实施办法,大力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从2017年起,每年从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划出不低于15%的比例,专项用于人才发展支出,着力发展企业党建工作人才、经营管理领军人物、生产管理能手、科技创新带头人、财会金融专家、国际经营专家、市场营销专家、高技能人才等八支骨干人才队伍,营造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优良环境,力争到2020年引进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比“十二五”末翻一番以上,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省属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福建省国资委还将积极开展项目征地,建设专业园区,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省国资委牵头,在福州建设省属企业科研院所集中区,支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人才公寓,加快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建设,推动企业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各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企业竞争力。同时以各省属企业为主题,建设信息技术产业园区、汽车产业城、闽江口海洋工程产业园、江阴化工园区、三明稀土产业园区、宁德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大黄鱼产业园区等。

  需特别指出的是,诚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陈清泰所言,当前这一轮国有企业是在国家层面推进国有资产实现形式的资本化,是由“管企业”转向“管资本为主”。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能,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当前深化改革重要的突破口。为实现突破,取得预计成效,福建将大力推进管资本为主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到企业实施执行层面,需做到:转变职能,调整优化国资监管职能,改进监管方式手段,着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突出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四个重点。

  刘捷明透露,为管好4个重点,将开展战略梳理,力争用1-2年时间,把省国资委所出资企业都调整为资产、营收达“双百亿”企业;所出资企业主业调整到不超过3个,且能居全省行业前3位;辅业不超过2个且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同时,要实行更加公开化、市场化、法制化的监管,遵守原则上有限公司国有股比大于51%、股份公司上市后股比大于34%。要增强企业资本回报意识,推进企业从注重总资产向注重股东权益转变、从注重营业收入向注重价值创造转变;要盘活土地存量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开发利用计划。要继续在收入分配、资产处置、监事会工作等方面出台一批工作指引,扩大内部审计外延,进一步完善省国资委权责清单,强化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严格管控高风险业务;强化对企业改制、资产重组、股权投资、项目建设、财产处置、融资担保、供应链采购等易发风险业务实行常态化监督,切实防止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和暗箱操作,严格防范从业人员道德风险。总之,就是要全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深“”固,方能抵达改革彼岸

  深化改革是为了增强国企活力和动力,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党建这一重要保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国企持续健康发展,是深化改革、加强党建的根本目的。

  习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对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强做优做大至关重要。为贯彻总书记指示,福建将建设高素质的国有企业领导人队伍,为此,将严格选拔任用标准,按照 “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20字标,选拔使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同时坚持党管干部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树立正向激励导向,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科学合理划定容错界限,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

  刘捷明在会上表示,福建省属国企将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委书记与董事长“一肩挑”,将党章写入公司章程,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各企业要对照国企党建30项重点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列出具体清单,建立任务台账,一项一项抓落实、抓到位,要一级一级压实责任,加强指导督促推动。年底前,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党委将联合开展督查,以促进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落地,确保国企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福建省国资委还将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途径。要按不少于同级部门平均编制数的原则配备党务工作力量,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1%安排党建工作经费,落实同职级、同待遇政策,推动党建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党建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活动、有作为”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以建好“六好”党建模范示范点为抓手,深入开展联系片“特色”交流活动,健全完善党建考核体系,把党的建设考核纳入企业综合绩效考评体系中,不断充实133内涵,深化推广“133”新模式;要大力开展“双培养”工程。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在广大职工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要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与新兴媒体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满足广大党员职工的新要求、新期待,积极打造“上下联动、横向互动、整体推进、全面加强”的国企党建工作新格局,为深化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和“”,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加强党建和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三位一体的中心任务,也是“建设新福建,国企当先锋”的题中之意,国企要实现“机制活”,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国企要实现“产业优”,就必须坚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国企要实现“机制活”、“产业优”,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只有“”深“”固,国企改革方能顺利抵达彼岸。(完)

【责任编辑:张实荐】
改革释放经济活力 福建省国企民企“双翼齐飞”
  福建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7家福建省出资企业生产经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319.福建新闻
国家发改委透底下半年供给侧改革
    国家发改委官网近日连发三文介绍供给侧改革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方国企混改进入扩围关键期
    ■国企改革创新进行时   多个省份将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企改革:做好四个方面的“结合”命题
   ■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中国特色现代国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走出认识误区 深化国企改革
   ■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中国特色现代国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资委多举措助推国企“去杠杆”
  ■国企改革创新进行时   《经济参考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福建自贸试验区上半年新增企业12575户
  记者从省自贸办获悉,根据省工商局提供数据,2017年1-6月,福建自贸试验区共新增内、外资企业12575户、注册资本2599.工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