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官员贪腐:“三分钱”也贪缘于防贪线失守

23.05.2014  18:15

一笔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40%;一张小农机具秧盘的国家补贴2角5分,农技站就克扣1角8分,站长还要贪3分;一个售价数百元的骨灰盒,民政干部也要拿15元回扣……

昨天媒体的这篇报道,综述列举了从扶贫办、农技推广站到民政局的种种贪腐现象:贪腐者侵吞扶贫款,套取农机补贴,从捕捞许可证、柴油补贴、国家灾害补助款中“捕捞”好处,甚至能从小小的“秧盘”和骨灰盒中榨出钱来!

我们都知道“雁过拔毛”的成语。如果对这个成语缺乏感性认识,那么这些发生在曾被视为“清水衙门”的贪污案例就是最好的“感性材料”。

前些天,国家能源局副司长魏鹏远被带走时,执法人员从他家中发现上亿现金,清点巨额现金动用了16台点钞机,当场烧坏了4台。在这种动辄贪污数千万甚至数以亿计的贪官面前,这些“拔雁毛”的贪官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了。但集腋成裘,也别小看“小贪”的“成就”。

2011年,重庆监察机关挖出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案39件61人,涉案金额竟达3396万余元;2012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扶贫办系列腐败案中,市扶贫办主任郭某任职3年就贪污373万元;江苏一县级民政局副局长在兼任殡仪馆馆长的10余年里,每卖出一个骨灰盒,他就能获得15元的提成。

无微不至”通常被用来对人的关怀,现在的贪官对钱财物的“关怀”也完全可以用“无微不至”来形容。他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总能找到贪污的目标和机会,绝不会遇到“无依无靠”的窘境。

能源局的贪官“能量”大贪款也巨大,而靠吃“扶贫”、 吃“拖拉机”、 吃“柴油”、 吃“秧盘”和吃“骨灰盒”的贪官每次的贪款虽然不大,但亿万富翁被盗千万元不算大数目,贫穷人家被偷千元却是大数字,“小贪”们所贪的钱大多是救济款和救命钱,绝对数目虽小,相对危害却很大。

一段时间以来,几乎每隔几天就能看到贪官落网的消息。在此其中,我们看到了反腐反贪的决心和成就,同时也看到了我们在防贪上的问题——从巨贪到小贪,他们为什么都能找到贪污的机会?是“贪官太狡猾”,还是我们的防贪漏洞太大太多?

篱笆扎不紧,肯定有亡羊;堤坝筑不牢,必然有渗漏。任何防范的疏漏都会成为渗透的诱惑,这是人性中的贪欲所决定的。贪欲一旦失去羁绊,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撒蹄狂奔。而只要不是绝对放纵贪腐,这种漏洞既是馅饼也是陷阱,总有一些贪者被卡在漏洞里或被冲到深渊中。

良好的防贪系统其实并非高难度的制度设计,它无非就是通过对权力的监督制衡,让掌权者无法恣意妄为;通过对贪腐者的调查审判,对贪腐之念起威慑作用。监督制衡是“”,调查审判是“”,这是前置防腐与后置反腐的区别。如果仅“”不“”,或者“”而不密,那么门禁破绽一定会诱发偷盗的觊觎之心,反贪部门就会像防守不好的足球队守门员一样,永远处于左扑右救的状态……(作者为本报首席评论员 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