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文化供给让群众更有幸福感

13.09.2018  17:30

  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北京市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守正创新作为重要原则,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9月12日新华社)

  群众的文化需要得到满足,幸福感就会增强,文化自信也会有效树立。无论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文艺剧目创作如何兴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让人民群众有充分的文化需要充分得到满足。然而要真正做到黄坤明在调研中强调的,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必须要从多层面共同发力,才能让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源源不断。

  高质量的文化供给要均等。很多城市公共文化供给丰富多彩,文化产业蛋糕也越做越大,共同图书馆、文化馆、戏剧大舞台、创意文化等群众文化生活应有尽有,有效去确保了群众文化的幸福感。但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投入还不够均衡,即使在有限的财力之下,地方政府化了大力推动群众文化,但是文化的盘子依旧僧多粥少,导致了一些陈规陋习难以得到遏制,只有多采用文化下乡,从城市向农村倾斜等政策,给需要文化的人予保障,才能让高质量不断给需要的群众带来幸福感、获得感。

  高质量的文化供给要“输血”更要“造血”。要让群众享受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一方面,城市大文化馆院要主动走到百姓中去送文化,一些高大上的文化名家更要走到基层农村去帮助他们培育文化人才;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也要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上提供精准扶持政策,农村尤其要学会广泛集聚优秀人才,为文化发展不断“造血”。比如利用农家书屋、百姓大舞台、非遗传承队伍等建设,不断孵化农村优秀文化人才,才能让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在贫瘠的土壤中有效生长,让边远农村的文化生活能够丰富起来。

  要做到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只有共同发力,更要像黄坤明在调研中所说的凝聚群众的创造力,才能让文化更好地服务群众,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多更好地走进人们的生活空间,群众在文化自信中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人翁地位越来越高,这样才能让文化赋予群众的幸福感不断递增。(福州文明办 雷沛弘)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