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不会搞中国版QE 总量调控稳字当头
总量调控稳字当头 重点领域定向发力
货币供应不会搞中国版QE(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罗兰
【继两次定向降准后,央行最近又推出一系列缓解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有报道称,央行向国开行提供了1万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向多家地方银行提供了额度为5-10亿元不等的低息再贷款等。一时间,有人将这些举措解读为中国版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此,专家指出,与西方不同,我国没有全面、大规模放水货币,只是对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进行资金支持。下半年货币政策依然以稳健为主,同时定向放松。】
不会开闸放水漫灌
近一年来,央行货币工具一再创新,有市场分析认为,无论是SLO+S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设借贷便利),还是PSL等举措,其本质都是一种宽货币政策,是中国式QE。
对此说法,中国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认为不准确。他认为,央行虽然最近的货币政策力度大一点,但并不构成QE的规模。
“我国不会像西方那样全面、大张旗鼓地放水货币。西方是普遍性的货币宽松,不是定向的。”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华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央行一再表示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并没有按传统手段特别增加货币供给,只是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比如中小企业、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进行资金支持。
从目前经济情况看,中国不需要开闸放水货币。孙华妤说,经过微刺激后,经济目前发展比较平稳,并且有复苏迹象,不需要大规模刺激经济。但目前经济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中小企业、三农和新型能源等领域都需要特殊支持,所以结构性的货币宽松是必要的。
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也不是靠货币放水能解决的。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下半年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主要包括房地产“软着陆”、继续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等。应对这些考验需要精准发力的操作手法,并非简单通过货币政策放松来实现。同时,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存量较大,增速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不宜依靠大幅扩张总量来解决结构性问题。
此外,放水货币有可能令通胀猛虎出笼。孙华妤认为,一旦大规模宽松货币会有通胀风险,这是央行所担心的。而定向投放货币是根据需要进行供给,对通胀不会形成压力。
引导流向提升效率
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和新常态,货币供应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常态,其中包括一些结构引导措施,以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率。
上半年,货币政策在引导资金流向,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下了大力气,比如,两次实施“定向降准”,调整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发挥再贷款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和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改进民生金融服务,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切实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等金融支持。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就当前而言,货币政策的重点是切实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一方面,通过正回购、逆回购等措施,确保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处于相对合理稳定的水平;另一方面,采取定向降准、结构性信贷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薄弱环节和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年内或会定向降息
央行日前明确,下半年要在保持货币政策基本取向稳定的同时,贯彻好定向调控要求,精准发力,加大对经济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特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市场普遍推测,年内定向降息的可能性较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表示,展望下半年要想达到全年7.5%的目标,货币政策上定向降准可期,降息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下半年货币政策依然是稳健为主,央行还会向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定向低息投放货币。同时,货币政策会加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随时观察经济发展情况,弱化时,货币政策会宽一点,经济发展好时,货币政策可能会紧一点。”孙华妤认为。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