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谷歌进军围棋人工智能 电脑能否战胜人脑?
Facebook和谷歌准备要大搞围棋人工智能技术,争取研发出一台围棋“深蓝”,以求早日让电脑战胜人类围棋顶尖高手。近日外媒爆出的这条新闻,让很多围棋迷津津乐道。传闻柯洁刚刚在“梦百合杯”夺冠后,一个以该赛事命名的QQ群里就有三位大佬打了个赌:电脑能否赢围棋职业顶尖高手,五年内当见分晓,据说赌注高达千万美元。
现代超级计算机已经在除围棋外几乎所有棋类比赛中有过击败人脑的记录,为何围棋是个例外?人脑的哪些功能是计算机很难取代的?人机大战的预测论调中,悲观和乐观者都怎么看?
围棋之难
在于光靠计算搞不定
世界上最好的围棋计算机软件,与职业棋手差距有多大?两个月前的世界计算机围棋大赛上已有了结论:韩国开发的“石子旋风”软件夺得了计算机冠军,但在与中国围棋名人战冠军连笑七段的较量中,受让5子中盘败,受让6子胜,这就是目前电脑围棋的最强实力,据说相当于业余五段水平。
一个细节说明问题。连笑曾尝试不按套路出招,下了几手出乎电脑预料的棋后,它就开始犯晕,应法大失水准。
人脑与电脑在1997年有过一次轰动世界的较量,IBM研发的“深蓝”最终让国际象棋世界棋王卡斯帕罗夫俯首称臣,这个项目从投入到最后成功只花了9年。而近20年来超级计算机的运算和编程能力长进更是日新月异,棋类人机大战中机器获胜已经屡见不鲜,但围棋却是人类几乎惟一仍可以自傲的一项。
为什么围棋的人工智能开发始终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清华计算机系毕业生鲍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由围棋和计算机各自不同的特性决定的,“计算机强在计算,而围棋光靠计算搞不定。”
鲍云在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中以蒙眼走迷宫一炮走红。他的棋力是业余六段,由于计算机专业背景,现在也在从事围棋人工智能的开发。
鲍云说自己与电脑围棋下过九路盘(约标准棋盘的1/4),对手还是很厉害的,但棋盘越大,变化越复杂,纵横十九道,电脑就力有不逮了,“那是因为围棋只有在封闭空间下才能靠计算,而开放的战局更需要靠对棋的理解,这就非电脑所长了。”
“从物理上来说,围棋盘太大,计算机任何速度和强度都做不到接近暴力破解;从算法上来说,围棋知识点不好学也不好量化,让机器学很难。”
除了技术
还要教电脑学文化
科技进步如此迅猛,计算机能否有一天在围棋上也实现赶超人类?这点上,鲍云自认为不是乐观派,但他也坚定说:能!也许就在未来15年到20年左右。
鲍云的理由是,电脑也是具有学习能力的,而围棋也不是不能逻辑化的东西,如果人工智能在这个领域能够深度介入,他看好未来。“特别是Facebook和谷歌的介入,一旦有大投入,养个百人团队,大家齐心协力而不是各自为战,就有快速取得突破的可能。 ”
在未来人机大战前景的预测上,国家围棋队总教练、我省另一个世界冠军俞斌九段却是持悲观论者。他认为症结在于所有的围棋程序员都只是业余棋手,他们都不知道职业高手思考棋局的方法,造成软件水平连设计者都无法超越,又怎么去和顶尖高手较量?俞斌是中国围棋界出名的电脑达人,但他给出的结论是:根本看不到希望,也许100年都不可能。
另一种不看好围棋人工智能前景的论调认为,电脑的短板在于无法从文化层面理解围棋运动。围棋比争先、取势、占优,却不以置死为主要目的,从规则设计上就迥然于象棋。棋手可以弃局部而谋全局,这些战略思路却很难灌输给电脑。如果研发者只注重技术上的提升,而无法深刻理解这项运动的文化属性,即便是Facebook和谷歌投入,也会不得要领。
为什么要攻克围棋堡垒
Facebook和谷歌对围棋人工智能的兴致勃勃,让人想起19年前IBM导演的“深蓝”大战卡斯帕罗夫。 虽然研发“深蓝”究竟耗费多少巨资不得而知,而且它从赢了棋王的那一天起就正式退役,但很多年后,人们仍会津津乐道这项看似不可能的挑战,因为它证明了电脑可以胜人,就证明了人一定能再生产出更强的电脑。
顶级科技公司争相在产品中融入智能技术已是潮流趋势,Facebook和谷歌究竟为何要潜心于围棋人工智能,那一定是为了补强目前智能产品的短板,比如说怎样通过直觉做出基本判断,那以后走在路上,看到熟悉的脸却想不起来,是不是只要晃一晃手机?
风靡一时的《最强大脑》节目曾有选手可以用肉眼观察过小孩的面孔,再从成百上千张脸中识别父母,评委认为它的意义在于打拐中的实际应用,这就是价值。虽然我们目前无法预言围棋人工智能究竟会转化成什么市场应用,但让机器学会像人一样能有价值判断,总是一件富有挑战的事,虽然听上去匪夷所思。
人类发明越来越厉害的计算机,难道真的最终会打败自己吗?我想不必杞人忧天。
因为就算电脑赢了,真正的赢家也永远是人。伊志刚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