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家风“三戒”

23.12.2015  10:41

  谷文昌家风“三戒”

  ☉晓籁

  国有国法,党有党纪,家有家规。今年十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准则》,联系谷文昌精神,不难发现,当年谷文昌就是这样做的。他教育子女“踏实做人、干净干事,不追逐名利、不享受特权”,留给子女“公私分明、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谷文昌家风犹如一面镜子,值得千家万户对照自省。

  家风正,首要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老话有云“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自古以来,有人以忠厚立家,有人以诗书传家,有人以勤俭持家,个中都潜藏着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观。家风如春雨润物,成为父母正己之“风”,也成为孩子的效仿之“风”。而今,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是家事,也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窗口。领导干部能不能管好家人、亲属和身边的人,能不能将公权和私利区分开来,反映了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和权力观。谷文昌自觉地把党纪国法、公义廉耻作为心中戒尺,以此律己、律家人,形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家庭文化。

  一戒“奢”。古训曰“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谷文昌和妻子史英萍都是出身贫苦农家,在党的培养下成为国家干部。他们一生都保持农家子弟的本色,简朴持家,不看重物质上的享受。他们的儿子说“父母一辈子清贫,家里从没置办过什么值钱的家具,从河南到东山、福州、宁化、漳州,父母的行囊永远都是两个樟木箱子,里面是一些简单的工作和生活用品。”“俭”反映在谷文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一件旧大衣穿了20年,两个馒头就得顶一餐,家里从未置办过贵重家具,出门就靠一辆自行车。谷文昌以身作则,也要求家人这样做。他经常教育子女:“要看看老百姓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不能一饱忘百饥啊!”“不要去跟人攀比,要多把精力和心思放在怎么干好自己的工作,怎么多为人民服务上。”谷文昌的子女今天仍然把父亲的这几句话当成座右铭、传家宝。反观近年来,社会上一部分“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公然挑战公序良俗的任性行为被频频曝光,这些案例暴露出家庭教育的扭曲和家风培育的缺位,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也。”

  二戒“贪”。“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自溺”。谷文昌严以律己,公私分明。“当领导干部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谷文昌严以律己、廉洁无私,不吃用公款买来的一斤饼干、一瓶牛奶,接待、用车等方面严守规矩,真正做到不拿公家一丝一毫、不沾民利一分一文。谷文昌以身作则,也要求家人这样做。他对家人的要求近乎严苛,要求女儿不看“白戏”——免费的电影;要求儿子在食堂买饭买菜时“货价对等”不可多打一勺;他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滴油”。反观近年来那些违反“八项规定”的一些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动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甚至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等,无不与谷公的“不带私心干革命”、严以律己、公私分明形成强烈反差。

  三戒“特”。“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对自己、对家人、对身边人,谷文昌从来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他认为“凡是对党的威信有害的事,哪怕再小也不能做”。他长期在林业系统工作,家里却从不沾公家的一寸木材。他对子女说“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能靠我的关系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身为龙溪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在自己已是花甲之年、子女都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却坚持让小儿子到偏远的地方上山下乡。身为东山县委主要领导,在妻子提拔提薪,子女就业、转正、工作调动等方面,都不滥用手中的权力,不让妻儿享受一丁点的特权,得到任何“特殊照顾”。甚至政策允许的事,他也不为妻子、子女争取。谷文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谷书记公私分明,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牟利,他的5个孩子都是自食其力,没有沾过父亲的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从近年来不少查处的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的奢靡之风、享乐主义,都是从家庭生活中开始的。他们以搞特殊化为能事,将“公权”用作“私器”,放松了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甚至不惜侵害国家和群众利益,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父亲从来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遵循父亲的教导,让这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谷文昌的子女这么说。这笔精神财富不仅属于谷家,也属于全社会。时代呼唤更多谷文昌式的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