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华人子女价值观移位

07.07.2014  12:14
  几个月前,在加拿大就读高中的19岁北京昌平籍小留学生马某让母亲汇30万元钱给他。母亲未能汇款,马某今年3月份从加拿大赶回家中继续要钱,由于母亲未能满足他的要求,马某向母亲施以拳脚。马某向母亲要钱未果而动手打母亲,完全践踏了人性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大多数海外华人日夜劳碌,与子女间的交流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子女过早地进入了社会,所接触和耳闻目染的是西方伦理道德观,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是模糊的。

  几年前,意大利的一位华人父亲因琐事骂了16岁的女儿几句,而从小没有挨过打骂的女儿心理上无法承受,便拉着母亲离开了家中,从此离开了她的父亲。父亲几年来好言相劝均无济于事。女儿走时尚未成年,父亲每个月都是主动把抚养费送给女儿。每当父亲送钱的时候,女儿从来都是不理不睬。女儿还把父亲手机、微信拉入了黑名单,拒绝和父亲联系。据这位华人父亲讲,他和女儿分开了近3年,女儿没打过一个电话。

  华人子女道德价值观的移位,固然有家庭教育的失责,但他们道德伦理的缺失,不能不说与西方社会环境和教育不无关系。

  无论是小留学生,还是海外华人子女,他们生活在西方社会,其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随时都会在环境变化中改变。西方社会好的、值得去学习的东西很多,但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实用主义难免会使青少年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从而打破他们心目中的中国传统道德准则。

  古往今来,中国无不重视对子女道德观的培养和教育,强调受教育的秩序一定是首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这就是古人“首孝悌,次见闻”的真正含义。只有培养青少年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使他们融入社会,形成尊老爱幼、善待他人的道德情操。

  因此,无论是到海外读书的中国青少年小留学生,还是海外华人子女,家长都应时刻关注他们在接受西式教育时价值取向、道德观和心智模式的演变,并从中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容易被接受的教育形式,着力预防和避免他们价值观的移位,使他们真正懂得荣与辱,牢记责任,成为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之人。            (博源)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