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统计局孙希有局长发表文章:调查是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之必需

02.07.2014  19:30

(转载自国家统计局内网《研究集纳》2014年6月30日)

 

2014年6月10日,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在《中国信息报》上撰文,提出“大力弘扬苏区调查精神,坚定不移改进统计工作”。这是对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提出的新思维、新要求。

   调查行为是原始的,也是现代的

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目的,是让统计数字不断趋向最优化,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准。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建设是现代性的思维方式在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工作中的体现,而统计调查行为体现的正是具有现代性的内涵。

人类有调查活动始于现代社会,自那时伊始,人们便把人类所从事的各种调查活动纳入了现代性的科学方法之中,也与线性进步历史联系在了一起。然而,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调查方法和观念,却越来越没有按照现代性的规则发展和进步,往往落入了俗套,甚至跌入了形式主义的沼泽中。

  现代性的逻辑告诉我们,从事统计研究和统计工作的人们,要经常追问自己:“统计何为?”、“统计向何处去?”、“调查工作何为?”、“调查工作向何处去?”,或许很多现行的调查方式抛弃了调查的元方法、元思维,其实调查概念最初的方法就是我们讲的田野调查。所谓田野调查,简言之,就是现场体验性的调查。如果人类调查活动具有现代性特点,那么虽然现代性思维发展中出现了后现代性思想,后现代性思想又使得现代性思维受到了挑战,使得现代性做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怀疑,但只有调查这一现代性行动没有受到挑战和怀疑。换言之,调查这一现代性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没有被纳入后现代性质疑之内,原因是后现代性从其思维性上具有回归自然和回归原始的内涵,而人类的调查活动却既是原始的,也是现代的。为什么有田野调查之说呢?田野调查要求的就是实地、现场、直接、体验,这是符合后现代主义逻辑的,田野调查从来就没有原始和现代之说。

   调查是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基础和基本功

  统计工作自存在之时起,就以管理服务为己任。在这个意义上,统计内在地具有以经济社会管理服务为指向的天然特质。经济社会管理是统计工作成就、作为的展现点。正因为如此,作为统计的基础建立、执行验证、改革完善的调查方法,就具有了更显赫地关乎统计工作服务质量和存在的作用。无论是统计制度的设计、统计工作的流程,全过程都离不开调查。首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现象制定的任何统计制度都无疑要先从调查开始,尔后,当统计制度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并形成以至开始执行后,我们必须还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经得起人们的质询、质问,因此,我们就要不断地反思:“我们的这个统计方法制度能真实地反映出经济社会的现象吗?”、“反映出的现象与实际的差距如何?”,用西方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波普尔的话说,就是要“证伪”。“证伪”的含义是认为任何科学的事物都是一种“假说”,都是要经受怀疑和需要不断完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统计制度、统计数字更是一种假说,更需要不断地被“证伪”,这样,才能使统计不断地提高现代化的服务水平。把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数字“假说论”再具体些讲,一个统计方法制度出台了,统计数字出来了,这仅仅是假说,要经过证伪才能提高其科学性。调查方法制度执行情况的过程,调查了解数字的真实性过程,就是“证伪”,因此,统计调查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对统计方法制度、统计数字的证伪,只有不断地反思我们的统计方法制度,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数字准确性;只有不断地反思我们的统计数字,才能不断地反思我们的统计方法制度,以致不断使我们的统计方法制度更趋科学完善。而要达到这样良性的思维循环效果,我们的方法手段就是开展调查。

   调查研究是完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建设的必用方法

我们知道统计是最典型的定量科学,与其他一些社会学科不同的是,统计科学在定量化的研究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同时,受社会的质疑声始终不断,甚至在统计学科内对统计方法论上的争议也越来越大。统计定量研究的扩展不仅伴随着来自定性研究者的批评之声,也有来自定量研究者的不断批评之声,这是统计调查对象的复杂性原因带来的现象。应当承认,统计的定量方法并不完美,甚至有明显的缺点和局限,但它仍然是用数据理解社会和描述经济社会最好的手段和工具,因此,本着对经济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任何一个统计参与人,都责无旁贷地要拿起调查的工具去为完善统计方法制度、追求统计的数据真实准确而努力。

统计科学要描述和研究的经济社会现象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体组成,现象又具有变异变动性。如果组成统计反映的各个对象都是相同的,那就不存在统计研究和方法制度问题了。如何描述和刻画这些各不相同的统计对象,需要了解每一类甚至每一个对象物的特质,这就需要开展统计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抽取出各类对象的同一性,最后形成统一性的统计方法制度。从事定量科学研究的统计研究,其研究者必须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有对统计调查对象实际情况的掌握能力。如何有这样的能力呢?就是要靠调查研究的思维能力和行动方法。我们很多时候,把统计学、统计工作仅仅片面、狭窄地单一理解为是一种“数字的运算和摆布”,这是犯了 “统计数字主义”思维错误。我们做统计工作的不能这样认为:统计就是计算出数字,计算出数字就是统计。而现实中,正是因为人们长期形成的“统计工作就是计算数字”的思维定式,所以人们在统计工作中往往迈不开脚步,展不开思路,从而使统计工作陷入了“从数字到数字,从数字又回到数字”的小循环以内。

如何使我们统计走出数字的“小循环”呢?如何迈开我们统计的脚步呢?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统计工作的调查活动。有调查才掌握情况,有情况才能使数字的内涵更深刻。统计工作的调查强调对数字的产生体做问题假设,用收集上来的数字去融入数字产生体的情况之中。收集和计算出什么样的数字,个体数字能否真实反映数字产生体的情况,综合数据能否真实、全面地反映描述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统计调查行为。没有调查印证的数字总让人觉得心里不实。我们对收集到、计算出的统计数字的解释,对现有统计方法制度的执行,都有赖于统计调查结果的最后验证。统计工作的数字计算行为、统计工作的调查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定量和定性融为一体的行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完成一项事物研究,做好一项事业的不可分割的行为。统计调查行为,正是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的行为,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综上所述,得出一个结论性的观点:调查是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之必需。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