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公交调价百姓盼什么?专家:单位增交通补贴

19.10.2014  17:16

如今看来公交调价已是板上钉钉,但该关注的不仅是涨价本身,还有涨价之后的效果和问题。”近日,北京公交地铁调价方案激起市民热议。记者采访发现,早已习惯2元起步的京城百姓,并没对“2元时代”的终结表示出一边倒的反对;在众多个“力挺”与“吐槽”的背后,他们还有更多的延伸思考。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毛保华,对这些代表性观点予以解答。

外企职员陈萌:涨钱了服务会跟上吗?

独白:“就算起步价提高到5块,地铁照样人山人海,服务水平很难‘跟涨’。

我家住在天通苑北,上班地址在上地。按照两种听证方案,我平日的2元钱分别变成了 6元钱与5元钱。腰包瘪了一点儿,我能接受。但是,多花了钱,就可以改善早晚高峰的拥堵,让我享受更好的地铁服务吗?

生活拮据的北漂,大多数都居住在离市中心“八丈远”的地方。涨价之后,每逢早晚高峰、节假日高峰,对于去哪都要远距离往返的我们,地铁仍是惟一出行工具。就算起步价提高到5元、6元,相信大多数上班族仍然会坐地铁,这说明价格杠杆无法有效改善轨道拥堵现状。只要地铁里还那样人山人海,地铁服务水平就很难“跟涨”。

专家点评

各单位增加交通补贴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毛保华认为:“我们曾简单测算过,涨价后多数人的交通成本会翻倍。对许多不怎么富裕的‘北漂’来说,出行成本的增加,再次加大了生活压力。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各单位来增加交通补贴。但是,补贴对象一定是纳税人,而不是来北京旅行的非纳税人。

听证方案显示,按照2013年路网实际统计的乘客乘坐情况测算,轨道交通两个方案单次票价在6元以内的乘客分别占92.69%和94.34,这说明远距离乘客比例只在少数。毛保华说:“调价会对缓解轨道拥堵起到效果,但预计不会太明显,这需要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