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时代”数字阅读需精益求精

20.04.2016  08:57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在京公布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9.6%,较2014年上升1.0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比2014年增加0.02本;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增加28.39分钟;人均报纸阅读量和期刊阅读量均有所下降。(4月19日中国文明网)

  阅读启人思考,滋润心灵。随着新技术手段日益丰富,传统的图书出版模式正从纸质媒介向数字化媒介大步流星转移,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阅读成为很多人习惯的方式。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数字化的平台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为全民阅读拓宽了渠道,手机阅读、移动阅读、社交阅读正成为国民新的阅读趋势,在建设书香中国的进程中作用不容小觑。

  尽管数字阅读备受青睐,但仍有一些人将数字阅读归类为“非主流”的阅读行为,甚至认为数字载体是低质内容的栖息地。不可否认,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易获取、易保存、内容多、搜索便的阅读选择,打破了不同地域、人群间信息获得的鸿沟,让阅读的空间更自由。笔者以为,“读屏时代”让数字阅读在准入门槛、内容提供、精神塑造等方面更加精益求精,电子图书也会在服务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上发挥与纸质图书异曲同工之妙。

  推广数字阅读,内容的把控和版权的保护需“精细化”。由于监管不力、平台缺失等因素,盗版、侵权等行为影响了数字化阅读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制约了读者对优质内容的追求。优秀的数字化阅读平台,需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跟进完善,提高阅读资源质量,限制侵权行为,打造更便捷优质、更显文化韵味的网络读物,才能为数字阅读创新发展拥有更强的生命力。

  推广数字阅读,阅读的品位和受众的范围需“纵深化”。数据显示,在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中,最喜欢的电子书类型为“都市言情”,其后是“文学经典”“历史军事”“武侠仙侠”“玄幻奇幻”等,而且仍没有摆脱“低龄化”、“肤浅化”等标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发展,引导市民的数字阅读习惯由浅入深入精转移,阅读方式从碎片化阅读向系统性阅读发展,阅读品位不断提高,才能让数字阅读有更精彩的表达。

  全民“读屏时代”,数字阅读的发展程度、质量,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全民阅读的便利载体,期待高品质的数字阅读标准更高、内容更优,涵盖更广,信息更足,为“书香中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涵江区委文明办朱秀花)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