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气报路况 公厕成了“多面手”

18.06.2015  22:58

  青青绿草间有一栋造型别致的房子,它不是餐馆也不是咖啡厅,而是一个“高大上”的公厕。公厕虽小,却是城市的窗口,直接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青岛是一座著名的海滨城市,旅游季节高峰时每天有30万国内外游客来我市旅游度假。市城市管理局今年全面提升环境卫生面貌,市内六区近600座公厕已大规模升级改造300多座。从细微处进一步优化城市公厕布局,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舒适的如厕环境。

  记者随市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崂山沙子口的一处公厕。从外观看,让人很难想象红瓦灰墙有格调的尖顶小房子会是一座公厕。记者进入公厕后看到,女厕内设置了两个母婴整理台,一个方便婴儿坐着,一个可以让婴儿躺着。在无障碍间的门口上方,还设有警铃,如果残疾人在里面遇到困难,可以呼叫工作人员进行帮助。由于公厕里放置了空气清新剂,加上空气流通,所以散发出比较清香的气味。“我们每天早中晚各要进行一次全方位保洁,而且全天不间断保洁,以保证市民和游客如厕的环境卫生。 ”一名正在打扫卫生的保洁人员对记者说道。

  记者途经沿海一线的公厕看到,全市公厕更换统一名称为“公共厕所”,英文名称为“Public toilet”。标志牌和导向牌也进一步升级,统一更换成反光标志导向牌,加上了如“直行100米”等距离的标识,即便是夜间也能及时发现,方便市民和游客就近如厕。部分公厕还增设了LED显示屏,定期播放天气预报、交通提示、公益广告、重大活动宣传语等信息。有的还安装了除臭装置,使用臭氧来消除异味,或使用加热挥发的芳香剂,既能除臭又能散发香味。在旅游季节,管理部门在人流量大、公厕数量相对偏少,但又无条件新建固定式公厕的区域,设置了可移动公厕,并根据人流量大小随时增设或撤除,以便循环利用。目前,市内六区有近600座公厕,已大规模升级改造300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