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绿廊诗意休闲 我市建成上百公里绿道网

22.02.2016  12:39

   我市依托独具特色的荔林水乡等自然人文景观,串点成线建成上百公里绿道网——

  桥上车辆疾驰,桥下绿意浓浓。在城港大桥下的北渠绿道上,绿树,绿草,点缀着鲜艳的三角梅,踏着红色的人行道漫步,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春节元宵期间,这里成为市民休闲踏青的好去处。

  “这里原是城厢区霞林街道的一片荒林,过去无法通行。自从修了这条绿道,现在出行便利了,可以从肖厝西路一直步行到延寿街。而且出门就是公园,平日里看看花草树木,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在桥下的广场跳跳广场舞,要是累了还有坐凳休憩。”正在散步的一位市民说道。该绿道在建设中还保留了荔枝树,甚至一些岩石也保留下来,装饰成景观石。

  北渠绿道是我市建设的绿道之一,也是城南地带的第一条绿道。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宜居莆田目标,把绿道建设与内河整治、环境美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打造独具莆田“荔林水乡”特色的绿道网络系统。当前全市已建成55个绿道项目,慢道总长约141公里。其中,中心城区的绿道项目有12个,总长约60公里。

  市园林管理局负责人说,2011年我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为巩固这一成果,在“十二五”期间结合城乡一体化、为民办实事、“四绿”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宜居环境行动建设,大投入、大力度、大手笔开展园林绿化各项工作,大面积建设绿地,大范围提升景观效果,使城区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我市绿道建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08-2009年,建成凤凰山沿渠景观带,这是全市首条绿道,从市政府到凤凰山,全长4.7公里,利用东圳渠道边坡建设人行步道,设置休闲凳椅、音乐广播、配套公厕等,同时就渠道边地形,种植灌木进行绿化。这条绿道建设时比较简易,从2011年起不断提升,时至今日集聚大量人气。第二阶段在2010-2011年,主要建成泗华水上公园绿道项目和12公里的荔港大道两侧绿道项目。第三阶段从2012-2013年起,此时进入大规模绿道建设时期,主要建设绶溪公园、中心城区荔枝林景观带、延寿绿道(三正半山段),绿道绿化更加丰富多彩,配套设施更为完善。2014-2015年是第四阶段,主要建设延寿绿道(三正半山段到吴公庙)、东圳绿道、北渠绿道工程一期、木兰溪城区景观试验段、凤凰山登山观光园游步道改造提升工程、莆田市高铁两侧绿道景观工程,绿道建设迈向多层面、多类型、多功能。

  从2012年起,我市计划通过8年时间完成约1000公里的绿道网建设,涵盖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的绿道,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省级、市级、社区级多层面、多类型、多功能的莆田绿道网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我市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打造最具莆仙特色的绿道名片。特别是莆田“五山、四水、三湾、二岛、一心”的自然山水生态格局赋予建设绿道得天独厚的资本,如城涵河道景观工程、天马山登山道、湄洲岛环岛自行车道建设、木兰溪防洪工程景观配套工程、壶公山登山道、妈祖城滨海公园绿道等项目,均依赖着自然山水格局。妈祖文化、南少林禅武文化、宗教文化、闽中红土地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莆仙戏文化、祈梦文化等传统文化也是绿道建设的元素支持,如妈祖文化长廊、旅游登山古驿道等项目就是利用这些元素。

  绿道犹如“绿色葫芦串”,将各个独立的公园、景区、休闲风光串联起来,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场所。“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加大建设具有莆田“荔林水乡”特色的中心城区城市绿道网,将我市的中心城区的荔枝林带串联起来,形成生态“荔廊”。计划实施各级绿道建设约800公里,重点实施城涵河道景观工程、缆城绿道(凤凰山—九华山)等项目。 (湄洲日报记者 黄凌燕 傅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