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案例----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19.01.2016  18:39



按:福州片区加强法治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突出“对台特色”,借鉴国际经验,推出多项法治创新举措,积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断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


    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通过设立自贸试验区法庭、国际商事仲裁院、台胞权益保障中心法官工作室等多项措施,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法治服务保障水平,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自贸试验区法庭。2015年4月,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在马尾区法院设立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法庭,受理诉讼主体、法律事实、诉讼标的涉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的一审商事案件、房地产案件、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其中包含了涉外和涉港澳台的案件。


    (二)设立自贸试验区国际商事仲裁院。2015年8月,成立福州片区国际商事仲裁院,推动四大服务平台建设,一是打造多元化的商事纠纷解决服务平台。探索“互联网+”纠纷解决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在线仲裁”服务机制,为自贸试验区内市场主体提供零距离的仲裁咨询、立案、开庭、调解等一体化、多元化的商事纠纷解决服务平台。二是打造市场化的商事纠纷解决服务平台。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大仲裁法律制度宣传,使各类市场主体了解仲裁、认知仲裁、走进仲裁。三是打造国际化的商事纠纷解决服务平台。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仲裁员名册的开放化、国际化,不断完善涉外仲裁的现代化规则,加强与国际知名商事仲裁机构的交流合作。四是打造两岸经贸合作争端友好解决的服务平台。在推动实施《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方面深入探索,聘请更多的台、港、澳籍法律、经贸专家担任仲裁员参与仲裁工作,加大与台、港、澳地区仲裁机构的合作力度。


    (三)建立台胞权益保障中心法官工作室。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门设立了大陆首个“福州市台胞权益保障中心法官工作室”,一是采取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定期驻点办公和预约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选派优秀法官为台胞、台企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进行诉讼引导与法律释明,着力就两岸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法律意识、法律理念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努力将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二是积极与福州片区管委会有关部门沟通、互动,共同做好情况通报、信息共享与专题调研。三是与涉台特邀调解员合力调解涉台纠纷,举办涉台维权典型案例评析,专题讲座等法制宣传和司法走访,对台资企业发展和风险防控提供相关司法建议。


    二、实践效果


    多元、灵活、经济的纠纷解决方式,总体上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在注重公平公正的同时,提高了自贸试验区商事纠纷处理的效率,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深耕自贸试验区的底气和自信。


    (一)自贸试验区法庭提升了诉讼的便利性、专业性,节约了企业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同时探索审判机制,积极为自贸试验区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二)国际商事仲裁院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高效、公正的仲裁法律服务,实现了片区内商事纠纷解决不出区,提高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仲裁公信力和专业化、国际化程度,初步树立了公正、廉洁、专业、高效的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法治品牌。


    (三) 福州市台胞权益保障中心法官工作室进一步补充完善了自贸试验区涉台民商事纠纷调解联动制度,有利于依法保护台胞台企的合法权益,为台胞在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筹建自贸试验区检察室。积极协调省检察院出台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指导意见,尽快设立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检察室,作为检察机关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窗口,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及金融、航运、商贸等领域犯罪预防及查处等工作,为自贸试验区依法规范运作保驾护航。


    (二)开设自贸试验区司法服务专窗。以“立足片区,服务群众”为宗旨,拟于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综合服务大厅设立集调解、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司法综合服务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规范的法律服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三)设立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组建一支高素质、权威性的调解员队伍,对涉外法律纠纷进行调解。促进“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与自贸试验区法庭建立“诉调衔接机制”,加强涉外商事纠纷诉讼调解和非诉讼调解的有效衔接,整合调解资源,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涉外贸易纠纷。


    (四)健全专业化法律服务体系。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要求,突出服务对台需要,引进国际律师事务所特别是台湾律师事务所在福州片区设立分支机构,探索推动两岸律所联营,互派律师顾问工作。健全行业自律组织,鼓励市场机构开展专业调解业务,维护行业间的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健全专业化法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