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七姐玩文物诵诗词 海峡两岸乞巧文化节在厦门举行

12.08.2019  10:11
▲拜七姐 - 新浪
▲手作市集 - 新浪
▲穿针乞巧 - 新浪
▲“飞花令”比拼 - 新浪
◆着汉服游厦博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拜七姐 ▲手作市集 ▲穿针乞巧 ▲“飞花令”比拼 ◆着汉服游厦博

  乞巧拜七姐、非遗匠心市集、诗词飞花令……8月11日上午,由厦门市博物馆、台海网共同主办的“2019海峡两岸乞巧文化节”在厦门市博物馆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以“爱在七夕·醉美生活”为主题,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爱的力量,展示市民美好生活,凝聚两岸亲情。

  趣味赛巧  体验传统民俗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相传在这一日女子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赛巧”比拼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其中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就是拜七姐,即向织女星虔诚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多子多福。

  活动当天,穿针引线、投针验巧、在八仙桌上摆上瓜果贡品祭拜“七姐”,这些乞巧民俗体验项目,带领大家穿越回古代,体味了原汁原味的七夕传统民俗文化。

  同时,优雅古朴的古乐、纤巧婀娜的汉舞、衣袂翩跹的汉服,更是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让游客们领略乞巧的独特魅力。参与者还可以通过参加民俗知识互动游戏,获得传统手作礼品。

  吟诗诵词  再现传统诗意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七夕离不开浪漫和诗意。

  活动现场,一群诗文爱好者饱含浪漫和深情地吟诵《迢迢牵牛星》《菩萨蛮》等诗词,带领大家走入诗情画意之中。而压轴的诗词互动游戏“飞花令”,更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整场飞花令以“”“”“”“”为题,吸引了众多市民同台竞技,争相比拼一首首经典古诗词,诠释七夕文化内涵。

  “这些诗词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非常有温度的记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气韵。”厦门市诗词学会会长练欢表示,重温七夕的共同记忆,是对传统的诗意再现,更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手作市集  看文物“”起来

  厦博里的蔡氏漆线雕作品“孙悟空”用面塑来呈现、棕编能再现唐代十二时辰陶俑、清雍正斗彩龙纹盘与传统漆艺创意联结、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盘上的蝴蝶飞舞于在团扇之上……在手作市集区,市民游客驻足于各个展位前,面对“”起来的文物,忍不住啧啧称奇。

  为弘扬工匠精神,活动当天,主办方邀请了面塑、漆艺、同安锡雕、团扇制作、棕编等多个传统工艺项目的达人老师现场教授海峡两岸独具特色的非遗技艺。老师们以厦门市博物馆里的馆藏文物为原型进行再创作,让文物“”起来,扭转了“高冷”形象,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原来传统工艺和文物还可以这样玩!这趟厦门之行真是大有收获。”从外地来厦门参加研学的初一学生高筱岚意犹未尽地说,这场乞巧节活动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主办方表示,乞巧文化节只是开端,未来将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传统文化品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花絮

  穿越  着汉服游厦博

  厦门市博物馆有馆藏文物近两万件,有历代陶瓷器、书画、典籍与契约文书、玉器、铜器、木雕、石雕、民俗文物、国际友谊礼品等,是闽南地区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八月伊始,恰逢乞巧,在女儿们最美的时节里,她们身着汉家衣裳,走进厦博,走进历史,感受时光的穿越,寻历古时的记忆,一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与文物合照,跟时光对话,用场景式的体验来复兴汉服、传播汉文化。在这里,时光是鲜活的。她们让人们知道,千百年来,这些精美的文物之前,曾有过多么柔美的画面。

  诗魁  原是汉服爱好者

  作为本届乞巧文化节的压轴大戏,一场精彩的“飞花令”将活动推向高潮。“春江潮水连海平”“金笳吹朔雪”“朝露待日晞”……来自厦门及周边城市的选手们,围绕各组关键字,你来我往,激烈竞逐。最终经过几回合巅峰对决,来自厦门的黄嘉珺夺得了冠军,荣获本届飞花令“诗魁”。

  黄嘉珺是一名公务员,同时也是一名汉服爱好者,对古诗词更是情有独钟。“诗中有‘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清新婉转,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斗志昂扬,那份沉醉与振奋,是诗词永恒的魅力。”赛后,她激动地说,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诗词交流盛宴,跟几位参赛小同学的PK令人难忘。“果然是‘丈夫未可轻年少’,占了年龄优势的我好生惭愧。

  导报记者  明小莉  黄荣亮  王贵溪  杨艳娜/文  刘彦玫  陆军航  侯明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