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新法涌现防不胜防 教授儿子两次“被绑票”

26.11.2015  11:16

  网友举报疑似诈骗网站信息(截图)

  人民网福州11月25日电(林长生)年关将至,诈骗消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三明下肢截瘫的“微笑女孩”陈春花得到社会捐助10多万元救命钱,却在11月18日下午被电话诈骗,损失8万多元。此前,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消息称,“90后”女孩小翁在朋友圈砍价致8万元嫁妆被骗。年底到来,正是份子钱流行之际,人民网记者也连续两天接到一条疑似“乔迁新居”的“创新”诈骗信息。

  25日上午,人民网记者再次接到以认识的朋友的名义发来的“新居入住”的消息,求证过程中发现这样的事情最近特别猖獗。

  连续两天,记者接到信息:“我是**,新居入住,诚邀您光临庆贺。网址……内附入席时间地点”的信息。发来该信息的手机开头七位数都是1708036,用座机拨打该号码,提示为外地号码,且拨打不通。人民网记者致电信息上提到的“新居入住”的朋友,对方表示没有发过相关信息,估计是个人通讯录泄露,不要上当。记者网上查询,发现该信息所链接的网址被网友称为“诈骗网站”并建议举报。

  据了解,已经有不少人接到相关的信息,网友认为这类诈骗信息中的链接地址涉嫌带有木马病毒。人民网记者把相关的信息发到微信上,希望朋友们接到以熟人的名义发送的涉及经济往来的消息不要轻信。随后,不少人转发的同时表示已经接到过类似的信息。

  电视台记者王先生说:“我也收到了。这是木马病毒,差点点开链接。”教师邱女士提到“昨天连续好几起”,熟悉的朋友也接到了相同的诈骗消息。而“80后”创业者白艺煌认为自己不会笨到被“该死的链接诈骗”,同时感慨:“现在这个社会个人隐私泄露严重,就像一个人穿着内裤满街跑一样尴尬。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交流的便捷,诈骗方式也花样翻新。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教授告诉人民网记者,以前传统的诈骗方式容易识破。如今,骗子会利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进行“情境设计”,让人防不胜防。他表示,自己也多次接到不同的诈骗短信和电话,曾经两次接到冒充绑匪勒索的诈骗电话。对方的电话里传来孩子的哭声,他一听不是自己上学的儿子的消息就提高警惕了。第二次接到儿子“被绑票”的电话时,他还巧妙跟对方聊几分钟,了解索要金额等情况,直到对方悻悻挂掉电话。

  上当受骗和智商没有必然联系,骗子容易利用个人的软肋进行“精确打击”。人民网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类似的“孩子在学校被绑架”和“半路上发生车祸急需治疗费用”的诈骗信息流行,这些漏洞百出的诈骗因为设套营造的特殊场景,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而上当。警方也多次接到类似的报案,希望民众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