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铲除“丁书苗们”滋生的现实土壤
16日上午,“高铁一姐”丁书苗被判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25亿元。其中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没收个人财产2000万元,非法经营罪判处十五年,并处罚金25亿元(12月16日中央电视台)。
从草根出身到腰缠万贯,丁书苗的人生里写满了传奇;而从腰缠万贯到身陷囹圄,丁书苗的人生里又写满了“权力掮客”的人生悲剧。当丁书苗被“一锤定音”,这位曾经的富婆走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行贿罪被判十五年、非法经营罪被判十五年,再加上25亿的罚金,这样的司法追究不可谓不重。然而,我们反思丁书苗一案,如果仅仅止于判刑与罚金的层面,恐怕丁书苗的发家模式仍然可能会被“复制”。在丁书苗与刘志军等人的来往中,我们看到了“掮客经济”的这样一个特征:官员们利用掮客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套现成金钱,而掮客们对官员的需求可谓有求必应。据了解,刘志军为丁书苗在投资高铁等方面提供帮助,丁书苗向中标企业收取好处费等方式,涉嫌非法获利30亿元,丁书苗向刘志军和范增玉两位高官的行贿数额高达8900万余元。除此之外,有媒体还报道,丁书苗还曾为刘志军亲属被抓一事斥巨资捞人。
然而,虽然以上天文数字触目惊心,以上勾当让人不敢相信,但仍然要说的是,“奸商之奸”与“贪官之贪”这些人性化的东西,都不是“权力掮客”与“掮客经济”能够存在的真正原因。问题很明显,没有刘志军手中那无所约束的权力,也便没有丁书苗的发迹。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握在高官手中的公共权力是不是得到了有效的制约,政府部门是不是正确处理了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权力清单是不是真正建立了,简政放权是不是做到位了。
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政府职能转变并不算彻底,对一些权力不喜欢放手。这也就造成了一个现象,政府权力对经济发展管得过多、过死,许多普通的政府部门甚至都有发改委、国资委、经信部的职能。无论是什么项目,什么工程,都需要权力的过目与把关,大到立项,小到设计施工和监理,权力都喜欢参与其中。这也就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大有可为”的空间。因此,现在我们谈反思丁书苗一案,谈消除“掮客经济”,就必须消除这种权力干预过多,管得过多、过死的现象。
值得期待的是,十八大以来,一方面,中央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持续深入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工作,另一方面,坚持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既要公布“权力清单”,又要设立“负面清单”,不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这些工作,都是压缩“权力寻租”空间、转变政府职能的表现。这无疑对消除“掮客经济”是有帮助的。要知道,只要有一点点的空隙,丁书苗们便会运用赖昌星的那句“就怕官员没爱好”来发展“掮客经济”,而官员们的那些“人性的弱点”在“掮客经济”的攻击下从来都是一溃千里。杜绝再次出现丁书苗式的“权力掮客”,显然,政府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