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认证变“认钱”是谁在耍任性
新华社记者经过数月调查暗访,发现在企业质量管理认证、玩具业产品认证、农产品有机认证三大领域,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弄虚作假走过场司空见惯,一些认证已沦为部分企业自我美化的“假面具”。
本该认理不认人、认法不认情,为公众利益保驾护航的认证,竟然成了“有人好办事”、“给钱就包过”的形式认证、交易认证,难免会让消费者产生一些信任恐慌,并衍生出诸多条件反射式的对职能机构的质疑心态。而且还不止步于此,“变味”的认证,更挑战市场法则的公平竞争,增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德治传统和法治秩序,来了一次重重的双重践踏。
“治官事不营私家”。为何这些由国家认可、替国民把关的认证机构,像本届世界杯小组赛中“被打成了筛子的西班牙队”一样大门屡屡失守?除了需要从法纪层面,通过引进第三方监管等手段,对“营私家”的认证机构予以问责、予以“补牢”外,还需要我们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对过多过滥的认证机构来上一次清理。
抛开这次被曝光的三大领域诸多认证不说,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6月15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上,江苏省宿迁市副市长沈海斌说,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名录中,《陕西面皮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赫然在册,“连陕西面皮从业能力也需要政府认证,政府是不是管得太多了?”一语中的,还有多少认证,已经在“越位设槛”中,演变成了有着明显“广开财路”作用的“认证经济”?也难怪我们的颇多认证,比如新华社报道的3C认证,便出现了“国内认,国际不认”的尴尬局面,只能在国内市场当当“门里香”。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要让认证市场回归公正本源、法治本源,在对认证机构“洗澡治病”的同时,我们也要给那些“邪火”上升的申请认证者驱驱邪,开个方———那便是,用道德提升素质,用诚信赢得财富,用法治保障幸福。(乐南)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