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为办准生证盖8个章 结婚证被称不能证已婚
简政放权,封存公章只是第一步。在做好权力减法的同时,全面提升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努力做好服务百姓的加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才会永不被公章束缚
日前,在李克强总理的见证下,天津滨海新区将109枚公章永久封存,所有必要的审批被集中到一起,只需盖一个章。作为简政放权的重要象征,政府公章的封存的确大快人心,但要真正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让老百姓永不被公章束缚,封存公章还只是第一步。
记得两年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准生证”难办问题,国家计生委专门下发通知,要求简化办证程序,符合办理条件且材料齐全的,要即时办理。然而,笔者近日办理“准生证”时,却依然遭遇了公章的“围剿”:
先是单位计生办说无法证实是否生育,要求所在部门证明未育才能盖单位计生章;接着是街道计生办说户口本上婚姻状态还是未婚,只有结婚证不算数,要求到各自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证明已婚;最后还要居委会先证明材料齐全,街道计生办才能盖章。
无奈,只得领着大肚子的爱人反复奔波于派出所、单位、居委会之间,在凑足了证明材料、盖了七个公章后,终于盖上了街道计生办的最后一个公章。
望着用八个公章换来的生育服务证,心中顿时产生了众多疑问:既然结婚证证明不了已婚,那么婚姻登记为何不直接改在派出所进行?既然单位计生部门不知道办证人的生育情况,那么直接由部门盖章证明未育岂不更加有效?既然要居委会来证明材料齐全,那还要街道计生办盖章干吗?
更进一步,为什么公安、民政、街道和单位的信息不能内部联网,让计生办直接查到办证人最新的婚姻生育信息,一次性盖章办证,而一定要办证人往返多地,反复盖章来为自己证明?
事实上,现实中这种为了一个公章反复折腾人的例子并不鲜见。北京市一家建筑造价企业负责人就曾向国务院督查组反映,因为北京市和住建部的网上资质申报平台为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两个平台都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录入,还不能保存,错了一项内容,就必须从零开始。而企业为了取得资质,从区、市到住建部,前前后后已等了8个月时间,其间没有任何进度公告或通知,只能自己在网上不定期查询,这让其“很受煎熬”。
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在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上还比较落后,难以与群众的要求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封存了审批的公章,但可能还会有无数前置的证明公章和审批手续,足以让当事人“跑断腿、磨破嘴”。
因此,公章被封存以后,政府在做好权力减法的同时,应努力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和管理方式,做好服务百姓的加法。
一方面,坚决清理不必要的审批手续,把该减的负担彻底减掉。对于一项行政审批,哪些手续和材料是必需的,哪些又是可以省略的,要进行认真的梳理,避免出现类似“结婚证证明不了已婚”的尴尬现象。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提升行政效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当109个公章变成1个公章后,真正考验的将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如果原来109个公章的管理者还是各自为战的“信息孤岛”,就难免出现管理漏洞,而唯有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才能真正做到放管结合、以管促放。
作为政府的自我革命,简政放权意味着行政效能的全面提升,意味着服务和监管能力的切实改进,更意味着政府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的彻底转变,唯有如此,被封存的公章才能彻底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