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观察:两岸携手,让公益更有力量

16.06.2016  20:29

  两岸公益事业根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共通之处,又各具特色,需要相互交流、借鉴。11日,第四届两岸公益论坛在厦门召开,两岸公益机构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社区公益与社区营造、青年公益与社会发展等话题展开探讨。同时,大家还一起走进厦门公益机构、社区,直观感受两岸公益合作带来的成效。面对面的沟通、零距离的体验,让大家形成共识——两岸携手,公益更有力量。

   公益,以社区为载体

  12日,两岸公益机构代表、专家学者,来到海沧区海虹社区。刚下车,大家就被一阵悠扬的歌声吸引住了。循声而去,是社区内的一座下沉式广场。原来,广场旁有一间戏曲社,社员们恰好在排练。据海虹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座下沉式广场原本闲置许久,后来在居民的建议下,改造成了一所集休闲娱乐、学习提升、精神营造、自我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居民大学。在社区大学里,除了戏曲社之外,还有书画摄影兴趣班、琴音培训班、花卉栽培班等数十种课程。而课程的老师均由志工担任。

  虽然是第一次到海虹社区参观,但不少台湾嘉宾表示两岸社区大学相似,这种场景很熟悉。台湾永庆慈善基金会顾问吕启伦表示:“两岸社区都面临老龄化、老人空巢、社区服务不足等社会问题,大陆的社区公益不满足停留于社区服务中心、活动平台等硬件建设,而注重心理关怀与服务,这一点跟台湾的社区很像。

  事实上,以社区为载体开展公益事业,海沧借鉴的正是台湾经验。大陆首家台资医院——厦门长庚医院活跃着一支志工队,其中三分之一成员是台胞,他们的经验为公益活动走进社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两岸义工联盟轮值主席王世伟说,基于长庚医院志工服务队的先进经验,海沧相继建立了朝阳行动义工队、居家养老义工队、关爱未来义工队等多支公益队伍,并成立了联盟,最终形成了“台胞+社工+义工”的志愿服务常态模式。

  对此,台湾公益机构代表感叹道,以往认为大陆社区公益服务起步晩、发展慢,其实大陆公益机构活跃,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全面,这值得台湾借鉴。据了解,目前两岸公益组织已从最初的建立联系、推动合作、互学互鉴,发展为形成联动机制。“这种机制,让两岸公益机构交流合作更顺畅。”王世伟如是说。

   公益,让青年唱主角

  两岸青年日益成为公益创新和实践的主体。因而,青年公益与社会发展也是今年论坛讨论的重点之一。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孔维在调研中发现,比起物资,师资结构性短缺才是贫困山区学校的最大问题。然而,一些公益救助还停留在捐款、捐物的援助阶段。他因此跨界发起传梦公益基金,创新性地设立“资教工程”公益项目,立足于本土资源和本土文化选聘农村师资,从而根本性地解决问题。

  这个做法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的认可。在他看来,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公益机构需借助大数据加快转型,提高救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新认识公益要有大的视野和智慧,因此公益离不开青年的参与。”他说。

  信息时代下,更多的青年在尝试公益的创新与转型。清华大学学生教育扶贫协会会长何家杰表示,清华学子已跳出支教的局限,将公益同专业结合起来。比如,电机系学生利用可再生能源新技术,为贫困地区的小学带来持续可靠的电力供应;环境学院学生则前往中部偏远农村,搭建生物慢滤池,帮助农村人口解决健康饮水问题。

  资金一直是公益机构面临的最大难题。“公益与创业并不冲突。”台湾中华佛光青年总团善财讲师吴鸿明说,台湾的社会企业透过商业手法运作,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与大陆青年的尝试不谋而合。梁春晓举了两个例子:“古村之友”是一个以古村保护与活化为使命的非营利公益型社会组织,作为一个具有互联网社群精神的社会组织,它通过不断开展公益与商业的互动,实现公益与商业相互造血;而在新疆喀什援疆的5位年轻人,利用互联网帮助维吾尔农户销售天然农产品,复购客户约5万人,农民和消费者之间成为一个有温度的社群。

  对于两岸青年来说,公益是一件减少疏离、形成合力的事。与会的两岸嘉宾们表示,希望两岸青年能够继续交流,携起手来,让公益更有力量。(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刘深魁 杨珊珊)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