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许鞍华穿行“黄金时代” 拍质感大片亲密依偎

03.10.2014  16:40

与许鞍华接触,最大的印象就是她的谦卑。她甚至很乐意去表达自己曾经的无知,她向我讲起自己早年看萧红时的困惑,讲起曾经对莎士比亚的不感冒,她说年轻时的她,更喜欢善恶分明的小说与电影,对那种会引起困惑的伟大作品,反而敬而远之。这显然与她现在的华语人文电影大师的形象不太一致,而这似乎正是她的目的,她不想被这个“伟光正”的名头架起,而成为一个失去血肉的面容肃穆的空洞形象,所以她倾向于去讲述她常人的那一面,因为只有不停地破坏别人给她塑造的金身,她才不会落入名声的陷阱,不会失去自由。

可能也是这种对自由的珍视,让她成为了香港最难以被归类的导演之一。作为一位女性导演,她可能是最中性的,起码她的作品与她曾经的徒弟关锦鹏的作品相比,并不那么女性化。作为一位以文艺片著称于世的导演,她实际拍摄了大量的类型片,比如武侠片、恐怖片、警匪片、喜剧片、儿童片等。她不像有些匠人导演那样毫无追求,但也不像王家卫、侯孝贤这样的风格家一样,在自己擅长的那一面上毫无节制。从她的电影年表能看出她的品性,她随兴而为,却又一以贯之,里面还是透着别无分店的精气神—也就是她的电影看起来始终是中庸的,在这时,“中庸”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是美学与实质、内容与形式、放纵与节制之间的精妙博奕以及最终平衡。

从早期的《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到中期的《女人四十》《男人四十》,再到《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我们能看到她越发平和的过程,从开始人与这个世界的对抗,到人与时间的对抗,再到人与世界甚至是死亡的和解,在许鞍华的作品中,这种脉络清晰得就像一个人的自然成长。在她的早期电影里,我们能看到她好几部作品都讲的是主人公为了更好的生活到达异地,但结局却是理想国的破灭,就如同《胡越的故事》里所说,这种努力的结果“只是从一个唐人街到另一个唐人街”。这时候的她,还希望在宏大背景里去讲述命运的无奈与悲壮。到了《女人四十》,她用戏谑而又家常的态度讲述了家长里短,早期的人道主义的悲悯与追问,被替换为更普遍的伦理与生存困境,但当她看起来格局越来越小时,片中那种打动人的力量却更加深沉。

这时许鞍华的电影就如同老酒,它并不以情节本身、戏剧强度取胜,而在于其中的味道。它不是极端而是宽厚的,它是看懂人生之后的悲悯,是对整个社会复杂性的体察。许鞍华在采访中,时常说出的“不懂”,从某种程度来说,实际上是对这个世界的尊重,她不想粗暴地看待这个世界,她不轻易地把这个世界变得清晰,因为整个世界的底色本就是混沌。在这一点上,她真是“文如其人”。

再到《天水围的日与夜》,她用极轻的笔触描绘出了看似冷漠实则然炙热的中国式情感,东方伦理的复杂与醇厚,在许鞍华的镜头下得以重生,有一种近乎于小津安二郎的静默美感。这是一部不动声色却又暗流涌动的电影、一部真正让人体会到举重若轻的电影,它没有努力刻意的痕迹,看起来像呼吸一样自然,稳定自在如太阳会在每天早晨照常升起。

许鞍华在中国影坛,之所以越发显得珍贵,也在于此。在这个以浓烈强烈为美的世界,她表现出了清淡的魅力,在躁动的时代氛围里,她守护了安静的一隅。

当然这也让她在这个热闹的名利场里看起来有点不合时宜,但她也没想来凑这个热闹,她说自己“年纪大了”,只想在艺术上还能有所精进。所以在大家都在拍摄大堆头重口味的商业片时,她钻进民国,默默拍摄了萧红那一代民国知识分子的群像,讲述一批永远燃烧永不安分的灵魂。

采访中的许鞍华,大部分时间看起来真不像个导演,更像个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她有着对生命听之任之的豁达,但她又不显得暮气,反而有种没了任何负担的轻快,她时常自嘲似的大笑,笑容里还有着属于少女的单纯。每当看到她这样的表情,我就越发理解一个优秀艺术家应该具有的禀赋:沧桑与青春合为一体,洞察世事却又敏感如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