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德讲堂仙游专场举行 800多人参与录制

02.02.2016  18:09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在仙游,就有许多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谱出了仙游人真爱的乐章。96岁高龄老人黄文谦用十三年打工节俭下来的四十多万元济困助学,用一双温暖的手,扶起了贫困学生的肩膀,用一份特殊的援助,让无数学子看到了憧憬和希望。

   把爱传递下去——聚焦与人为善热心助人的美丽仙游人

  近日,市道德讲堂仙游专场在仙游大剧院举行,800多人到场参与录制。本期道德讲堂展示了歌舞《公民道德歌》、情景剧《黄文谦日记》、《弟子规》经典名句诵读、歌伴舞《美丽仙游人》等精彩表演和谈感想、作点评等环节,热情讴歌了仙游大地上涌现出的众多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以及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助人为乐的凡人善举,使观众深受感染,引发心灵的震撼。

  ■ 82岁开始走上助学路

  在仙游,有一个96岁的老人。已是鲐背之年,依然在企业打工,堪称仙游最高龄的“打工者”。然而,从2002年助学至今,他将工资、补贴全部捐出,13年间捐出善款40多万元,捐助了1000多人。他就是黄文谦。

  近日,笔者来到黄文谦的住处,他满头白发,但身体依然硬朗,眼不花,耳不聋。

  黄文谦生于1920年,是度尾镇中峰村人,曾是中共地下游击队员。解放后,他自学会计,在福州一家食品公司任职,从会计做起,直至财务总监,闲不住的他,一直干到了82岁。

  2002年,退休回仙游中峰村老家后,黄文谦原想安享晚年。那时正逢开学,老家的一个远房侄儿着急地向他借100元钱,交孩子的学费。老人知道这个侄儿家里确实没有什么收入,他马上拿钱给侄儿,并从侄儿那得知,在度尾镇中峰小学,交不起学费的学生还有20多名。

  时年82岁的黄文谦顾不上劳累,马上和侄儿到学校了解情况。从校长处得知情况后,老人当场就认捐了全部的贫困学生。

  “辍学的滋味我尝过,所以知道孩子们的苦,但是没想到,现在还有孩子面临辍学。”黄文谦告诉笔者,他从小家境贫苦,深知读书的重要性。13岁,其父重病去世,5个兄妹的生活重担全落在其母一人身上。18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莆田二中,但因为贫困,没法上学。“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非常高兴,但看到母亲一脸的愁苦,我知道家里没钱,书是读不成了” 。他只好藏起录取通知书,在家种田,帮助母亲一起谋生。

  ■ 素未谋面资助上大学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读得起书,本已从食品公司辞职的82岁高龄的黄文谦重新开始打工,因其耳聪目明、做账能力极佳,被聘为公司的财务总监。

  黄文谦每月的工资有2000元,领到钱后,老人总是把钱存起来。此后,554名贫困户、130名小学生的过节费和77名大学生的学费都被黄文谦揽下了。

  中峰村村民黄秋治对黄文谦特别感激。2003年8月,她的孙子黄林洪考上了成都交通大学,一家人高兴之余,却为学费发愁,尽管后来东挪西借,筹集了一些钱,但还差1000多元。黄文谦老人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登门,送上1000元助学款,解了她家的燃眉之急。

  在黄文谦的简陋的住处,有一面红色锦旗尤为显眼。原来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的林姗姗从报纸上看到了黄文谦的事迹,给他打了电话,说明家境困难。黄文谦立刻打电话到学校核实,随即汇去了学费。资助林姗姗数年,黄文谦从来没有见过她,只是收藏着她送的锦旗。

  13年来,黄文谦将打工、政府生活补贴的40多万元钱,全部捐出用于发展当地教育事业和救助贫困村民,受助人数达1000多人。
  2007年,他当选为第五届“感动福建”的十大人物之一;2011年12月,他被市委、市政府表彰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仙游县委、县政府也授予他“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
  ■ 不住美国豪宅住陋室
  打工助学的黄文谦,是一个无房族。在老家的房子被拆迁后,黄文谦没有像其他农民一样花钱另盖新房,而是把钱捐出去,自己住在一个鳗鱼养殖场的简易平房里。
  他的住所极其简单,约10平方米的卧室里,只有一张木桌、一张老式床铺,甚至连衣柜都没有。老人为数不多的几件衣服,堆放在木架上。许多资料摆放在塑料泡沫盒子里。“很多人叫我买一个书桌放资料,一个书桌,要1000多元钱,如果捐出去,可以资助一个孩子,就没舍得买。”黄文谦说道。
  “年纪这么大了,我们叫他不要再做了,但是他特别执着。”黄文谦的儿子黄培珊一开始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
  黄培珊在美国一家大型石油公司任总工程师,收入颇丰。2002年,他就请父亲去美国安享晚年,但是在美国待了5个月后,黄文谦就回国了。“在美国生活无忧无虑,很富足,不过我还是想回来,在那里,我做不了什么,回国我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黄文谦说。
  回国后,黄文谦开荒、种田、助学,不亦乐乎。
  采访中,笔者发现黄文谦脚上穿着的一双鞋,已起了毛边,破了几个洞。“这双鞋穿了6年了。修修补补只要能穿,就不换。”他解释说,自己从不买新衣服,每年公司会发一套新衣服,“这就够了”。
  每天,他的饭食极其简单,只是米饭搭配青菜。
  粗衣、素食,虽然黄文谦的生活过得极简,但却一点也不苦。“钱对我来说没什么用,我身体健康,自己种菜,自给自足,钱捐出去,能帮助到别人,我就很高兴。”黄文谦笑着说道。
  “我今年已经96岁了,真的感到很欢喜,还能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自己还要一直打工下去,一直做到100岁,帮助更多的人。”黄文谦说。

   倡导助人为乐共建文明城市

  □林志良

  仙游县自2013年起,在全县95个省、市级文明单位中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至今累计举办1140场次。曾德梅、黄文谦两位老人,用“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付出,诠释着“至善至美”的仙游精神。在仙游,在莆田,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与人为善、热心助人的普通人,在这些人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时代需要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特别在当前全国上下奋力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时期,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助人为乐”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元素。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于这个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数千年至今,已经成为人们推崇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是核心价值观“友善”一词最直观的体现。

  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的迫切要求。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掀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仙游县也把创建文明县城作为推动“富民强县,跨越发展”的重要工作。创建文明城市的落脚点在于道德建设,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扎实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等活动,有助于提高公民道德素养,有助于营造文明和谐氛围,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发展正能量,对于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乐于助人的人往往能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这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是一致的。群众路线触及最广的是基层工作者,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更应当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心怀善意,日行一善,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别人作为自己最好的满足,将当好人、做好事、办实事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形成一种生活习惯,努力去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仙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陈琦华:

  点燃一盏心灯

  “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如果持之以恒、不忘初心,就能点燃一盏心灯,让它照亮万家灯火,黄文谦老先生就是这个点灯人。” 陈琦华说。

  对于很多莆仙人来说,黄文谦的名字早已不陌生。本可安享晚年的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13年来省吃俭用一边打工一边资助1000多名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他的善举让我们看到,“助人为乐”四个字读起来简单,但长期坚持做到“舍己为人、助人为乐”一点都不简单。扶贫济困、乐于助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一起行动,与黄文谦老人以及千千万万好人们一起,共同找回日渐遗失的道德温暖。

   仙游企业代表余意:

  平凡汇聚伟大

  “助人为乐,是人类最为普遍的一种奉献精神。它也是一种平凡累积起来的伟大。” 余意说,黄文谦老先生,一个普普通通的企业退休职工,却在助学济困这条路上发挥着自己的余热,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超越,用平凡的举动让爱和付出成了社会的主旋律。

  余意是仙游供电公司一名职工,2006年加入了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引导团员青年走进福利院、走进希望小学、走进农民创业园……她说,良好的品德言行,就像一面镜子,不时的照见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就是道德的力量。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平凡,如果能够脚踏实地一点,勤劳肯干一点,努力学习一点,就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在感动别人的同时真正找寻到自己的价值。

   鲤城街道群众陈加泉:

  做好身边小事

  “黄文谦已是96岁高龄,奔波劳碌了大半辈子,仍然‘退休不退岗’,投身‘助学助困’事业,一干就是13年,实现了晚年生活的另一种精彩。” 陈加泉说,用两句话形容,就是“见贤而思齐”、“知耻而后勇”。

  陈加泉,是鲤城街道坝垅社区的一名普通群众,也是一名退休教师。观看了黄文谦老人的日记情景剧,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和感动。过去,他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没有权,也没有钱,帮助他人的事情需要更有能力的人来做。讲堂上,他表示,作为一名社区群众,今后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支持配合社区工作,积极参与爱心捐款、义工服务等公益活动,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主持人刘振: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没有人富有到不需帮助,没有人贫困到不能助人。长路漫漫,爱在左右如夜空撒遍星辰,光阴荏苒,你我相约以善之名一生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