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泉州端午

04.06.2014  13:13

                                           

  阳光明媚的五月,又是一年端午节来临。关于这个节日,从小到大,我有着各种记忆。在泉州,人们对它的话题,往往离不开笋江捉鸭、沙格龙舟、蚶江泼水。

  投粽的女孩,先后将千余个粽子抛入江中,喂食鱼虾,以求鱼虾不会食屈原之躯,保屈原之“尸身齐全”,其中也有着感谢鱼虾之意。而后,裁判手开始发令,一旁众多的游泳健将听令后就会从船上小心翼翼走向、爬向悬挂在一根粘满油的油杉另一端关着鸭子的竹笼子。如果他能顺利把鸭子从笼中放出,他即会跳下船努力去捉向鸭子。得到鸭子,鸭子即是奖品。然而,失败掉入水里的参与者总是比成功者多得多。鸭子们总会奋力逃离,那选手你追我赶的情形即会引来岸上观看人群的鼓劲与哄笑。那江名叫笋江,那岸是千年古渡,那里的夜色曾是泉州古代八景之一,这就是笋江捉鸭!

  码头上人潮涌动,明永乐年间至今600年左右时间,龙舟文化在这里传承。中午时分,烧香拜佛的百姓一一轮流在虔诚跪拜。比赛开始后,伴着有节奏的鼓点,参赛队员们奋力划动船桨,龙舟在水中争相竞渡。岸上的人们被他们的热情感染,心绪不由激动,为他们呐喊助威。这一活动,风雨无阻。这一盛事,制造了无数欢乐。这是百姓们由内而外的激情,这是历史延伸而来浓浓的民俗气息,这也就是沙格龙舟。

  在我老家——南安霞美杏埔,家中的妇女们总会用艾叶包上两种粽子,用以祭拜各路神仙。一种粽子包着黑豆、鸡蛋、虾仁与三层肉,另一种只包着糯米,为素粽,素粽可油煎或油炸后品尝。包粽子,需要细心,也需要随心。在我看来,不论哪一种粽子在我老家,都意味着亲情的延续,因为它是祖辈一代又一代传承而来。母亲教会了女儿,女儿又传承至下一代人,如此繁衍不断。每一个粽子,都是一种温馨的体现,也都是浓情爱意的载体。(洪少霖)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