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父母到乡下抚养孩子 让8岁女儿放羊喂狗
5年之后,冯丽丽还能清楚地记得那个晚上。
那一天,丈夫出差,她到城里处理事情,8岁的女儿生病,独自一人留在乡下家中。冯丽丽从北京城里赶回家时,已是晚上9点半。她拍着紧闭的大门,喊着女儿的小名“天天”。
女儿开了门。走进屋里,冯丽丽发现,蚊帐已经放下,被子铺好了,甚至连尿盆也“到位”。“妈妈,我以为你明天才回来呢,我可伤心了。”女儿说,她已准备独自睡觉。
天天还告诉妈妈,这一天,她吃了3次药,放了两次羊,喂了兔子和狗,天黑前赶鸡鸭入窝,并给妈妈准备了馒头、小米粥和炒菜花。
冯丽丽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相反,女儿却很平静。
“她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让我吃惊。”冯丽丽说。
而此前两个月,他们一家住在北京城里,女儿是一个“问题儿童”。那时,她胆小,晚上经常做噩梦,不敢上学。用尽一切办法后,冯丽丽夫妇决定“下乡养儿”。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脑袋,这是很多城市孩子的形象
冯丽丽最早发现女儿的“问题”,是在2007年。
这一年秋天,天天该上小学了。开学的第一个早晨,夫妻俩将女儿送到教室门口。一路上,女儿都高高兴兴,但放学后,她的情绪发生了很大变化。
“天天一直说不敢上学。”如今冯丽丽坐在一家咖啡馆里回忆道。
夫妻二人费了半天工夫,大概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女儿不习惯小学“有规矩”的生活。比如,老师要学生不能剩饭,上课不能东张西望等,否则就要被惩罚。天天接受不了。
好说歹说,冯丽丽鼓励女儿连续上了10多天学。但每天早晨起床后,女儿都重复同样的话:“我应该上学,我想上学,可我不敢上学。”
大约半月后一个早晨,当冯丽丽和女儿敲开教室门时,正在讲话的任课老师一把将天天拽进教室,嘴里嘟囔着说“打断了讲话”。冯丽丽急忙阻止,哭着对老师说:“你不要拽了,我们不上学了。”随即,她为女儿办理了退学手续,母女俩抱头痛哭。
“我没想到,女儿一下子成了‘问题儿童’。”冯丽丽抽泣道,“从那以后,女儿就经常对我说‘妈妈,我好失败’。”
为帮助女儿“恢复正常”,这对夫妇开始参加各种关于“问题儿童”的交流活动。走进这个圈子,他们才发现,像天天这样对上学有恐惧感的儿童并不少。他们还碰到过一些被定义为“多动症”、“厌学症”、“孤独症”儿童的家长,相互间打探各种“灵丹妙药”。
这些交流活动,加剧了冯丽丽夫妇的焦虑。“孩子真有问题吧?”两人常产生这样的疑问。
冯丽丽发现,自女儿退学后,“症状”加剧,晚上常常做噩梦。到了后来,女儿晚上都不敢睡觉,以至于“黑白颠倒”。这位母亲还留意到,原本爱说话的女儿变得“敏感脆弱”,一旦让她做什么事,女儿总是退缩。
他们打听到银川有一所儿童特色教育学校,就双双辞职,带着女儿去上学。但3个月后,女儿仍然每天说“不敢上学”。银川求学失败后,一家三口商量,干脆边走边玩。就这样,他们白天走路游玩,傍晚时拦车到附近大一点的地方住下,一个月后才回到北京。
回京后,他们继续陪着孩子出入博物馆、公园等地,想“培养孩子的胆量”。然而效果似乎并不好。如此一年多,女儿只要一看到上下学的同龄人,就会将“我好失败”的口头禅挂在嘴边,情绪随之低落。再后来,她甚至都不愿意出门。
“同龄的孩子都在上学,天天害怕别人问自己为什么不上学,就不愿意和伙伴们玩。”回忆起这一幕幕,冯丽丽忍不住掉眼泪。她甚至在讲述之前,就从包里掏出一包纸巾。聊完,她也用完了纸巾。
在一次关于儿童教育的交流活动中,天天的爸爸认识了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乔艳坤。乔艳坤在听他讲述完女儿的“问题”后,给天天开出了“药方”:到乡下去生活。
“9岁前,孩子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他们属于环境,改变成长环境可以很快使他们恢复生机。”乔艳坤对冯丽丽夫妇解释道。
这个提议打动了冯丽丽夫妇。
2009年3月初,乔艳坤表示可以在乡下照顾天天一段时间。冯丽丽夫妇同意了。乔艳坤为此专程到天天家拜访了一次。
这个“问题儿童”的家在北京东大桥附近。这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著名的秀水街、许多高档商场都在附近。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乔艳坤感觉“就像站在深井里”,产生“无聊和烦躁”。她戏称,天天一家住在水泥建筑的一个小格子中。
天天家里,有电脑电视,有各种玩具和书,是一个“很有品味的现代家庭”。不过乔艳坤看到的却是“灰蒙蒙的”,找不到“任何活生生的东西”。
当一个黑黑瘦瘦、戴着厚厚镜片的小女孩出现在这名儿童教育老师面前时,她仿佛看到“一只受惊吓的小鹿”,满是疑惑,随时准备逃走。父母向女儿说话时,“谨慎而小心翼翼”,好像告诉她,“她是一个易碎的花瓶,口气大一点,就把她吹破了”。
“我初步判断,天天就像一台电脑,软件版本高,硬件配置不足。”乔艳坤回忆说,“用一幅漫画表现,就是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脑袋。这是很多城市孩子的形象。”
孩子生活能力越强,自信心就会越强,将来驾驭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接受乔艳坤的建议后,天天的爸爸专程跑了一趟她住的地方,在首都第三航站楼附近。周边开阔,有成片的庄稼地和树林。当天他就在附近的村子租了房。
2009年3月初的一天,以写作和校对谋生的爸爸发动起家里的电动三轮车,载着妻子和女儿朝村子出发。一路上,尽管三轮车多次爆胎,但3人充满了期待。每当看到牛羊等动物,天天就会发出开心的欢笑。
“女儿从小就在农村的姥姥家生活过,对农村不陌生。可那一次还是非常开心。”回忆起女儿快乐的往事,平日眉头常紧锁的妈妈也笑了。
到地方后,天已经黑了,整个村子很安静。他们匆匆收拾一下就躺下休息。平日的“夜猫子”天天,出乎意料地早早入睡。第二天一大早,天天就催促爸爸妈妈起床,到外面看一看。冯丽丽看着在空地上奔跑的女儿,有种莫名的感慨。
连续几天上午,乔艳坤都出现在这家。通过观察,她向冯丽丽夫妇提出了第一个方案:让天天做饭,培养生活能力。
“能行吗?”冯丽丽不解。
“没问题!”乔艳坤回答道。
这位长年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有其理论基础:“孩子生活能力越强,自信心就会越强,将来驾驭环境的能力也越强。”而做饭,是培养生活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乔艳坤还有更有说服力的理由。那次乔艳坤到城里看望天天,午饭时间到了,冯丽丽让女儿决定吃饭的地方。最终天天选择了必胜客,但她点的那份餐,只吃了一点点。
吃饭过程中,餐具掉到地上,她不主动去捡,而是指使妈妈帮忙,“说话语气很冲”。
自然,这个方案遭到天天的反对。她每天都对妈妈说“不要帮助乔老师”。乔艳坤并不强硬坚持,但从一开始,她就有意识地设计,让天天参与到做饭的环节中。
一天中午,冯丽丽想吃鸡翅,大家分头行动。乔艳坤几次邀请天天帮忙,都被她拒绝。
食材准备好后,乔艳坤对大家说,她要用房东家烧柴的大灶做饭。这一提议引起了天天的兴趣。她守在乔艳坤边上,看她生火。“我想天天从来没有生过火,新奇的事物,也许能吸引她。”乔艳坤回忆道。
小女孩看乔艳坤将柴掰成一段一段,分成粗细两堆。火生起来后,天天主动要求:“我来加柴吧。”
那天吃到自己烧火做的饭,天天开心了好一阵。她对大家说:“我喜欢生火,火旁边好暖和。”
其后一连几天,乔艳坤中午帮着冯丽丽做饭时,都会叫天天帮忙。天天不答应,她也不坚持,就做一些能引起天天兴趣的事情。有时天天帮忙后,她也适当夸奖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