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进校园有章可循

17.01.2020  15:32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中提出,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相关教育教学活动。“让娃娃们能接触、喜欢非遗项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北京市人大代表、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建议,非遗进校园得讲究章法,应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2020年1月15日北京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如今,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让“非遗”进校园成了近些年各中小学校较为普遍的做法。通过“非遗”进校园,也确实正在加速破解因民间艺人老龄化、保护资金不足、政策不健全等因素,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人亡艺亡”的“传承迷局”。

  “非遗传承”既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就应该讲究章法,做到有章可循。恰当且适宜地让学生直观、生动地认识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注入新活力,也不该是一阵风的事情,这才是“非遗进校园”的深意所在?。

  在“非遗项目”进校园繁荣的景象背后,存在一些隐忧,譬如:“非遗”传承人大都来自民间,教学行为缺乏规范引导,未必能被学生所接受;譬如:传承人如何对中小学生更好地施教,并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譬如:部分学校老师把“非遗”课程直接作为个人代表作品或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如何让学生们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历史教育、信仰培养、道德渗入、文化认知、技艺传递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让“非遗”在广大校园中得到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急需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让“非遗”在校园真正落地、扎根、开花。

  “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非遗保护入法后,倘若又有一套切实有效的教学大纲与之匹配,真正明确把非遗保护传承纳入当前我们主流的教育体系和架构之内,赋予非遗鲜活而持久的机制性生命力,这不仅有利于非遗的发展壮大,更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非遗”不应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几行陌生名录,而应是鲜活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用度和体验当中,使其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精神底座的丰厚土壤。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还需要政府出台更细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抢救那些濒临灭绝的非遗技艺,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才能有永续不灭的精神底气。

  (文 鼓楼文明办 作者:楚沁)

开闽姓氏文化园落户福州 助力中华姓氏申遗
  开闽姓氏文化园20日正式落户福州市三坊七巷,福建新闻
政府搭台唱戏 让非遗扮靓中国年
  在2019年全国两会第二场“委员通道”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