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普照每一个孩子梦想

14.10.2016  20:15

  福建县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城市”南安,丰州西华小学的学生在训练足球。

  福建,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从朱熹、郑成功到陈嘉庚、冰心,他们的品行、思想和文章,对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聚焦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福建近年来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所有孩子们都能在同样的阳光下、同样的沃土里,播种梦想,迈向未来。

  ——编 者

   工作推进全省“一张表

  2011年,一张福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赫然展开。当年3月,福建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随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目标任务、推进策略和保障措施进一步确定。

  蓝图已铺就,真干出实绩——

  顶层统筹下,突出规划引领。福建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确定从2012年起至2017年,全省92个县(市、区)全面通过国家评估认定。部署各设区市制订分年度推进计划,县域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形成全省一盘棋的时间表;

  扶弱补短下,政策保障得力。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650元、850元,省财政根据各县财力分四档补助,其中欠发达县由省财政承担80%;

  层层落实中,强化督导评估。较早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并将“基本均衡”作为各地申报教育强县的前置条件。

  多效并举下,福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绩瞩目: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99%、98.94%,初中生巩固率达98.4%;公办中小学接收随迁子女比例87.6%,位居全国前列;74个县(市、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县数占比位列全国第七位。

   家门口有了好学校

  地处闽浙两省交界的寿宁县下党乡,“”曾是这里最明显的标志。初秋9月,走进位于下党乡的寿宁五中,却仿佛进入了七彩世界。缤纷的塑胶跑道和多彩的建筑外墙令人赏心悦目;食堂餐桌上的一排排餐具整齐有序,学生在这里免费用餐;学生宿舍里的装饰精致可爱,充满了温馨的味道……“如今家门口也有好学校,我的3个儿女就是在这里考上了大学。”乡民吴通福说。

  下党乡是福建切实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

  看经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近5年,福建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20亿元以上,为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2015年福建将“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省级以上投入25.7亿元,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环节;

  看精准,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下,教育投入效率倍增。2011年以来省政府持续实施城区学校扩容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入67亿元,新增50多万个学位,缓解“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严格控制农村撤点并校行为,全省98.8%的小学生上学路程控制在3公里以内;

  看精细,推行学校标准化建设,逐一分析每一所中小学的薄弱环节,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目前,福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已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5年补充3.3万名师资

  在近年来农村学校生源减少的普遍趋势下,同处山区县的泉州市安溪县长坑乡第二中心小学却上演了一件“稀奇事”:在外学生纷纷回流,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在校学生从2010年396人,增长到今年822人。”校长陈才贵介绍。

  学生人数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如今在学校四年级就读的陈湘楠,曾经跟随打工的父母在重庆读书,“回来后,我发现学校比过去更漂亮,老师对我也很关心,我喜欢在这里上学。

  一方面,福建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率先建立中小学教师“以县为主、县管校用”管理体制,率先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近五年全省补充中小学教师3.3万名,有效改善了队伍结构;推动教师轮岗交流,组织教师在城市与农村、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合理流动,农村教师“一本真经”十几年不变的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另一方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2011年遴选39个县(市、区)启动城区“小片区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师资互派、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学校管理新机制,目前已实现县域城区全覆盖。开展农村薄弱学校委托城区优质学校管理改革试点,形成“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目前所有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完小以上中小学实现互联网接入全覆盖,其中94.4%实现20M以上宽带接入,91.3%的班级配有“班班通”设备。

   保障随迁子女入学

  8月26日,福州晋安区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新生入学电脑派位现场,来自四川的唐学林作为家长正在进行最后的操作。“这次派位是根据孩子报的三个学校志愿,通过电脑派位,最大限度保障了公平入学、就近入学。”困扰进城务工人员的大难题得以解决,赢得了唐学林的频频点赞。

  自2011年以来,“解决随迁子女就学”每年都纳入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福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每年递增6至10万人,目前达95.8万人,占全省总数23.85%。

  聚焦留守儿童,福建各地普遍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通过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体育、艺术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情感交流,弥补家庭温暖缺失。同时,在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福建保留了2529个农村教学点,推动各地加强经费保障、条件装备和师资配备。

  关注残疾少年,福建连续三年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福建每万人口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多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不忘初心,筑梦未来。从一所学校到一个片区,从忙碌的城市到广袤的乡村,“十三五”教育规划蓝图已经绘就,福建的6381所义务教育学校,正如一艘艘航船,承载着这片土地上400多万名少年儿童的理想和希望,向着未来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