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6.12.2019  03:40

  近年来,不少地区都开展了“百日阅读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的阅读活动,引导更多的人乐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有效提高阅读能力,逐步养成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习惯。

  其实,在什么地方读书,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所有人养成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对于个人修养来说,阅读的益处和意义在于阅读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收获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内涵和自我层次。要知道,我们所阅读的图书,是前人的经验积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让人在正能量的轨道上不断进步。通俗地讲,通过阅读图书,可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内容,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摆脱愚昧和迷信,人生才会赋予较丰盈的知识色彩。

  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来说,通过阅读,开拓视野,不再局限于生活一隅,可以无拘无束地畅游古今中外,学识遍布四海,随着读书范围的扩大,所有人都练就了广博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不断提升内在层次和综合素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样的社会氛围,才是让人期待的和谐社会。

  随着信息渠道的多元及网络的盛行,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手捧书籍有利于细读,可以究根问底。而大多数年轻人可能更中意电子化阅读,因为电子书与书本相比较,可以随时随地无约束阅读,可以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其实,用哪一种载体阅读并不重要,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在乎书籍报刊或是网络等形式的,只要你深入去读、用心去读,收获是一样的。

  让阅读真正回归,做到全民阅读,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修养享受,才能形成无处不在的阅读氛围。

  (中共石狮市委文明办 供稿)

书香伴成长才能走得更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文明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