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诚信考试”成为一种自觉
据黄陂区教育局,6月7日晚,经考区组织考场视频回放,确认考生吴某某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拍摄试卷事实,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第九条规定,对违规考生作出给予取消此次考试资格,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理。(6月8日 人民日报)
日前,有关考生违规携带手机入高考考场的新闻引发全社会热议和关注,诚信考试又一次成为讨论话题。严明考试纪律,杜绝考试舞弊早已深入人心。多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对考试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多举措并行推进考试公平,如将考试诚信与学籍学位挂钩,实施净化涉考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引入高科技的监测器材,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等。然而,考试舞弊的新闻仍屡见报端,可见,面对考试舞弊现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保障考生权益,体现社会公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诚信考试是对知识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高考作为寒窗苦读十二载的选拔性考试,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考生未来成长道路,这种情况下,诚信考试尤为重要,只有做到公平考试,才能够保障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护航考生成长,同样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强化诚信考试,坚决高调亮剑。要对考试舞弊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加大对考试舞弊的处罚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亮出刑罚的“利剑”,从法律层面规范行为,做到“不敢作弊”。同时,可以加强对诚信考试的激励机制,将诚信考试与奖助学金、个人荣誉等挂钩或者设立专门的诚信奖项,让“诚”者有所得。除“硬性制约”以外,“软性教化”也必不可少,只有将诚信意识深深根植于心,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考试舞弊现象的发生。于学校、社会层面而言,杜绝作弊要“从娃娃抓起”,在广大中小学课堂定期开展诚信主题教育,通过道德讲堂、主题班会、班级钉钉群等推动诚信宣传进校园、进家庭,促使形成不想作弊、不愿作弊的良好风尚。
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而不立。强化诚信考试,让诚信考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任重而道远,良好考风的树立,应该是多方努力的结果,只有把诚信意识内化为内心信念,外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让考试舞弊的现象远离考场,还给学子一个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长乐区委文明办 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