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文明习惯

14.08.2020  22:40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句,已经进入中国人的脑海里,它告诉了人们粮食来之不易道理,要树立节约粮食的优秀传统美德。

  节约粮食就是一种敬畏行为。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它几乎和阳光、空气、水一样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每一种粮食,都经过阳光沐浴和风雨洗礼,经过农民的辛苦栽培,方能孕育出美味。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社会稳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粮食不仅仅是爱惜粮食本身,只有爱惜粮食,才能体现对自然馈赠的敬畏和对耕耘者的尊重。

  浪费粮食就是一种可耻行为。浪费粮食就是浪费资源,一些人习惯请客吃饭讲排场,几千元上万元的花费,结果呢吃不了一剩一大堆,全浪费了;还有就是婚丧嫁娶的宴席,比阔气,曾多少次见过,参加婚宴的人一散,很多桌上的鸡鸭鱼肉,动不没动就全剩下了,实在让人寒心。当你丢掉吃不完的饭菜的时候,是否想到就在这个地球上的很多地方,有许许多多的人还在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大家要时刻想到全世界还有几亿人口仍处于饥饿之中。中国西部边远地区,扶贫攻坚任务还是有艰巨的任务。

  浪费就是可耻,增强节约意识。要倡导文明就餐,实施光盘行动,加强居民的文明习惯引导,组织忆苦思甜道德教育,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家亲自体会劳动的艰辛,考察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切实培养厉行节约、克勤克俭的良好习惯,以浪费为耻、以节约为荣,做到节约粮食,养成爱惜粮食的文明好习惯,这样才能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看似是日常生活中的小节,但全民节约意识能否树立,粮食生产方式能否转变,蕴含着现代文明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告诉我们:“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

  节约粮食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而应该是一种文明行动、一种文化氛围。在家庭中,长辈要明确自己的标杆、示范作用,要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子女,用行动的效果,教育下一代;在社会中,要大力倡导弘扬节约文化,营造“崇节戒奢、节约成风”的良好风尚,树立勤俭节约光荣、贪奢浪费可耻的观念,让勤俭节约成为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充分发扬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在学校中,节约从小处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你和我做起。让节约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成为每个人的必备心理素质。

  (大田县委文明办高上钗)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贵在身体力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文明
养成节约粮食好习惯需形成合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文明
珍惜一粥一饭,弘扬节约美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