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乡村搭上“互联网+”快车

05.04.2016  11:15

“益农信息社如何落地生根?”“地方政府如何做好与互联网企业的对接?”“信息进村入户如何让农民更有获得感”……近日,在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农业局长班“局长议事堂”上,局长们纷纷建言,为让更多乡村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而热烈讨论。

        政府引领,“浑水”中趟出路

        “水浅,但很浑”,这是提到信息进村入户时局长们常说的一句话。“一家一户的农民需求非常复杂,不是农业部门一家能够解决的。”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主任牟恩东解释道。

        “政府要以自身有限的资源为核心,先把大的农业资源整合起来,再把触角往农村其他方面延伸,让农民能在村里把事情办好。”来自甘肃省甘谷县农业局张卫成建议。湖南省道县农业局局长何景新认为,通过行政资源的整合把人气聚好,聚了人气就是资源,这个资源就会被市场看中,看中之后就会有人来投入,这样益农信息社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福建省南安市农业局局长李孙逵认为,先有为才有“位”,必须要先主动干起来,干好了才能引起领导对农业部门重视。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农牧业局高级畜牧师陈杰补充道,领导重视是非常重要,但政府还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保证政策连续性,能对信息工作形成长久的支持。

        政企社共建,促进信息进村入户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政府主导下做到政企社共建。”作为第一批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浙江省遂昌县委书记杜兴林介绍了他们的经验,“政府就做一些最基础的工作,真正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注重社会各方的协同,让更多资本投资农村。”遂昌益农信息社搭建起一个平台,县域各种金融业、保险公司、电力以及通讯等,既方便惠民,也拓展了自身业务。

        而在辽宁,则选定了整体做入口和平台的商业模式。据牟恩东介绍,辽宁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选择运营主体,“我们有硬条件,第一必须有情怀,第二必须有实力,不能盯着政府兜里的钱。”

        “运营商是以利益为主,倒过来可能会损害农民的利益。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引导和指导,提升规范,这样才不会走偏。”安徽省长丰县农委副主任董良东建议,后期市场化运营后,政府要担负起监管、规范的职责。

        让信息社成为“亲农民”的“小房子”

        “上热下冷,上面重视,但下面有些农民不接受。”黑龙江省尚志市农业局副局长孟宪忠反映。陈杰也认为,“应该加强培训,让农民对信息社有一种归属感,这样信息进村入户才更容易一些。”

        不仅要农民接受,“更要给农民‘解渴’,否则信息社就是一座‘小房子’”。农业部市场司统计处的刘福江作为嘉宾参与了讨论。他认为,信息进村入户是一个平台,但是要让农民真正地接受信息社,就要聚焦农民需求,提供农民真正需要的信息。

        陕西省洛川县农业信息主任杨世峰很有同感,“农民可能更需要的就是帮助解决‘短期滞销’‘长期滞销’的问题。益农信息社真的要走下来,没有市场效应不行。”

        这也给下一步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杨继军认为,所有的平台,进村入户最核心的就是数据。下一步应做好信息源、大数据建设,通过规范化的数据管理,为农户提供特色化、本地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