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偿献血变成一种信仰

16.06.2017  12:00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被称为“移动的血库”,他们或是深谙医学知识的医护人员,或是个体经营者,抑或是企事业单位的普通职工,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工作环境、人生定位,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因一个共同的公益大爱在这里交汇。在他们眼中,献血已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应该是一种生命价值的快乐分享,是救人于危难的责任。(中国文明网)

  在我们的身边并不乏默默无闻的“献血老司机”,他们或是工人、农民,或是医生、学者,他们也许相貌普通,心灵却是很美。

  “对社会这个大家庭来说,只有每个人都怀着友爱之心、伸出帮助之手,才能和谐。”当代雷锋郭明义如是说。作为一名“献血老司机”,郭明义不仅多年来坚持献血,更是积极鼓动身边的工友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下中国志愿无偿献血的人群比例还较低,需要更多郭明义式的献血达人起模范带头作用。

  毋庸置疑,绝大多数无偿献血者的初衷既不为名,也不求利,但却志在挽救他人生命。献血“铁汉” 方锡康,23年献血10万毫升;“献血狂人”刘嗣东将血液病救助志愿服务当成另一种事业,已经延续了220个鲜活的生命。生活中,他们或许只是并不起眼的“路人甲”,但在无偿献血车中,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完善“好人机制”,让献血者更有“获得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会不能总让好人吃亏,恶人得利。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完善无偿献血者的个人信息档案,并按照献血多少划分等级,等级越高,优先享有的社会权益也越多;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献血光荣的社会氛围,为身边的无偿献血者加油、点赞。从而,鼓励带动更多人志愿投身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从“献血老司机”身上汲取榜样力量。2016年我国献血率才勉强达到10.5‰。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口献血率达到10‰-30‰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可见,无偿献血亟待“长江后浪推前浪”,需要更多国民参与其中。向“献血老司机”致敬,要善于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不求回报,但求民安;要善于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骆驼精神”,把无偿献血看作是一场不间断的修行。

  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想要让无偿献血变成国民信仰,要讲好“献血老司机”的故事,鼓励广大民众在行动中向“献血老司机”看齐,靠近,汲取力量。(浦城县委文明办 吴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