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下乡”这张名片更加靓丽

15.01.2019  02:11

  近年来,各地多措并举推动“三下乡”活动深入农村基层,不断给农村基层群众送去文化、科技、卫生等多种多样的“文化大餐”,聚力量、建品牌,把“三下乡”作为宣传思想工作和文明创建重要内容,让群众了解得更多,积极拉近了城乡距离,帮助群众关注健康,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和谐生活氛围。

  新时代“三下乡”活动要常下乡,以长效服务模式为百姓送实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基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相关部门和各级文化工作者、医疗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多下乡、常下乡,把戏台搭到村头,把科技法律送到田间地头,把知识、健康和欢乐送进农家,为广大群众送去法律政策、精神食粮、健康知识和科学技术,为推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三下乡”活动内容上,要进行充分表达。同时,注重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结合起来,把提供服务与教育引导结合起来。开展乡村讲师团宣讲活动,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三下乡”,常下乡,把“”与“”结合起来,在“”字上着力,在提高效果上下功夫。把“”与“”结合起来,在往下送的过程中,着眼加强阵地建设,突出人才队伍、文化设施建设,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

  要着眼于实际情况。“三下乡”的内容需从各地实际出发,紧密与本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把“三下乡”落实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落实到培养新型农民上,落实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上,帮助农民树立传承良好家风,以此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要着眼于实际效果。把“”与“”结合起来,在组织好大型团队下乡的同时,要更多组织小型演出队、流动医疗队和科普工作队等,深入基层。要把“”与“”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农村本土人才。要把“”与“”结合起来,要更充分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加快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建设。

  要着眼于实际问题。要加大贫困地区和困难家庭支持力度,既要扶贫又要扶志,帮助他们出思路、谋创业,尽快实现脱贫致富。要关心贫困户、五保户和残疾人、老年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三留守”人员,多为他们送温暖、办实事、好事。通过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活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贴近了民心,从而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满立体感。 (大田县委文明办,高上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