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3年计划出台 支付宝微信或可结算医疗费

16.07.2015  13:50

   宁德网消息(记者 吴宁宁) 预约时段一般精确到一小时以内,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鼓励医院利用支付宝、网银、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互联网支付平台,方便患者支付结算……今后,市民将能享受到越来越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省卫计委、省医改办印发的《福建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二级及以上各类医院全面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内容包括提高门诊预约就诊率等10大类40项内容。

  日前,市卫计委、市医改办转发了这份方案,要求在宁德市遵照执行。为了确保行动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市卫计委还将通过明查暗访、患者评价等方式对全市各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并将在全市范围内通报。

   ★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2017年底三级医院门诊预约率达五成

   实行预约优先服务、实名制

  今后,市民上医院就诊前可先进行预约,这样便不用把大把时间耗在医院候诊上了。方案提出,将扩大预约比例,三级医院逐步增加门诊预约号源,至2017年底,三级医院门诊预约就诊率≥50%,复诊预约率≥80%,口腔、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90%。二级医院逐步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提高预约诊疗率,平均每年提高10%,争取到2017年底门诊预约就诊率≥30%。

  同时,实行分时段预约,预约时段一般应精确到一小时以内,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到2017年底,门诊预约就诊患者中分时段预约率达到50%以上;门诊和住院患者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比例分别达到50%和100%。

  值得一提的是,预约患者还能获得优先服务,优先安排就诊、检查。除门诊预约挂号服务外,还将提供门诊和住院医技检查预约服务,逐步推出预约住院、预约手术等服务。此外,还将实行实名制预约,患者凭身份证件(社会保障卡、居民健康卡、身份证)预约挂号,防止“黄牛”倒号。

   ★优化看病流程

   专家门诊量不超过10人次/小时

   未来或可用支付宝结算医疗费用

  方案提出,将优化门诊布局流程,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根据专科诊疗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布局门诊专科诊室、医技检查室及各楼层服务窗口,分楼层设置挂号、缴费窗口或自助服务设施,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进一步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还要设置醒目标识,至2015年底,所有医院完成彩色线条标识就诊走向。

  同时,根据门诊病种排序,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努力均衡上下午专家门诊时间,改变大医院专家门诊过于集中上午的情形,有效分流病人。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诊疗风格,科学测算专家门诊工作量,适当限号管理,专家门诊量原则上不超过10人次/小时,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确保医疗质量,维护医生正常的工作负荷。

  还要努力缩短医技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报告时间。一般血、尿、便常规检验、常规心电图检查出报告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一般免疫学检测6小时内出具报告,大型医疗设备(B超、CT、MRI)检查48小时内出具报告,超过48小时出具报告的应告知患者具体时限。

  值得一提的是,今后还将简化费用结算流程,创新缴费、结算流程和模式,实行诊间、诊室内直接结算,或者诊疗结束后统一结算。简化“预付费”就诊卡余额退款办理程序,方便患者退款。鼓励医院利用支付宝、网银、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互联网支付平台,拓展医院费用结算渠道,方便患者支付结算。

   ★规范诊疗行为

   2017年底所有三级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

   实现院际间网络查询患者健康信息

  方案指出,至2017年底,所有三级医院和80%的二级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三级医院50%的出院患者和二级医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明白白就诊。

  同时,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倡导减少或取消门诊输液,减少用药不良反应。至2017年底前,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运用处方负面清单、处方点评等控制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加强临床使用干预,推行个体化用药,降低患者用药损害。

  此外,还将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完善医院互联网门户网站,打破医院“信息孤岛”现象,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信息库,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身份识别等服务。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提供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有条件的医院推行药房自动化设备,降低用药错误。至2017年底,三级医院均能实现患者健康信息的网络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