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私募“保本”陷阱 承诺保本是违规行为

01.09.2014  14:08

  私募基金不得通过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也不得承诺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

  “年收益10%以上,保本保利息”。这两年,不少私募基金产品打着固定收益的旗号向投资者销售,将风险产品说成“保本”产品。不过,根据最近出台的管理办法,私募基金承诺保本是违规行为。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相关规则,明确私募基金不得通过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不得向投资者承诺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

  业内人士介绍,所谓“保本”,大多是出于促销动机,投资者不能太当真。有些私募基金还表示,可以把保本条款写进协议里,或进行公证。事实上,这些做法都不靠谱。如果发生纠纷,投资者利益很难得到保证,最终还是要自己“埋单”。

  什么样的条件可以投资私募基金?新规要求,私募基金必须向合格投资者募集,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其中,合格的个人投资者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门槛定得比较高,是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私募基金透明度低,主要投资于高风险领域,让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进入,是对投资者的保护。因此,对于那些“拆细”的低门槛私募产品,投资者也需格外警惕。(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