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物詹国强:建设幸福家园 带领村民脱贫

19.05.2016  13:34

建设幸福家园 带领村民脱贫

——记我市基层“最美人物”詹国强

  他放弃如日中天的生意,回乡挑起村支书重担。18年来,他用满腔的热情“改造”涧口村的贫穷面貌,真正为民办实事、解难事。村里的群众们无不称赞,涧口村的巨变多亏了他。他就是城厢区华亭镇涧口中心村党委书记詹国强,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一位为“最美村官”的坚守。

  近日,记者来到该村采访,詹国强正在涧口村的物流配送中心统计一份农产品清单。原来,今年年初,涧口村“涧口”农产品电商项目正式运营,将“兴化桂圆干”和“枇杷膏”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通过互联网推向市场,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

  1997年,詹国强放弃了装饰材料的生意,回乡担任村主任,次年,他挑起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的重担,决心改造过去涧口村的落后面貌,改善村容村貌。2009年以来,詹国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18万元,对村庄进行美化和亮化:给村里安装上180多盏路灯、修复长期被洪水冲毁的河堤、解决全村饮水难的问题。同时,还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创办起老年学校,组建三支十音八乐队伍,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他加强村级卫生清洁队、治安巡逻队、文化宣传队建设,身体力行地推进便民服务,建设和谐美丽村庄。

  2012年,涧口村成为莆田市第一批“幸福家园”试点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在旧村整治中,涧口村涉及拆迁户477户、7.83万平方米。都说拆迁是天下第一难事,虽然通过多方宣传动员,仍有不少村民对他不理解、不支持,尤其是村内的老人,恋旧情结深厚,加上农村特有的民风民俗等原因,大大增加了项目开展的工作难度。

  “拆迁是一场攻坚战,要让村民配合,自己就要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才能让他们理解我。”詹国强说。他带头拆掉了自家的4层楼房,走村入户与群众拉家常,不厌其烦同村民算“经济收入账、环境宜居账、试点收益账”,终于让村民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支持,拆旧复垦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依靠产业扶贫才能做到强村富民”,詹国强告诉记者,为了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他积极引进花卉种植等龙头企业,发展花卉基地200多亩,流转复垦地块及村内土地300多亩。还鼓励建设村集体农民创业园、冷冻库及配送中心,带动花卉、果蔬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村民就业、增收。在詹国强的致富思路引导下,迅速形成了周末农场、农家乐、葡萄长廊等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支柱产业。

  2014年初,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詹国强本着强村带弱村的原则,将“涧口模式”向周边3个村复制推广,在全市率先成立涧口中心村党委,实行共建共享共促,统一决策、协调和服务。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各村集体资产资金均超过1000万元,每年村财收入超过100万,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业渠道也拓宽了。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乡亲们爱戴和拥护。

  昔日“涧口角、玻璃砂、望天田,一年忙到底,屋内无余粮”的穷村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涧口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涧口效应逐步增强,这都离不开詹国强的贡献和努力。他也先后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莆田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湄洲日报见习记者 朱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