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厦门幸福美好要义

16.01.2016  18:19
今日热点 男子北大肄业流落街头 成为“期货输家”后人生陡变 北京一桥下现豪车车库 这堆豪车到底是谁的? 奔跑吧兄弟第三季最后一期 最强者是谁? 《奔跑吧兄弟》今晚上演第三季终极篇 跑男团海外... 再婚父亲鼓励女儿追“哥哥”:肥水不流外人田 席琳迪翁丈夫离世:回忆温馨 演绎"我心永恒" 丈夫...

  以人为本的城市究竟如何建?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厦门蹲点月余,深入这个城市的肌理,去感受其求解这一大课题的种种努力,梳理其和谐生长的规律;通过观察其城市、产业、社会同步转型,解构其有机生长的原理……

  解码厦门幸福美好要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为我国城市未来工作指出的明确方向。

  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延续数千年的乡村社会正在向城市社会快速演进,城市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主要的活动空间和生存场所。

  “我们要深刻认识城市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也因此,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事关国家长久发展、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作为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应该如何生长?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火车头”,城市应该怎样建设?这些都是需要求解的重大现实课题。

  海滨城市福建厦门,近年来对城市转型进行了全方位探索,为人们呈现了一个正在追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样本,也折射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力量。

  城市建设的核心应是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指向应紧扣人的需求和幸福。厦门的探索已经证明,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在创新中讲究协调,在开放中力求共享;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需要从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竞争力、城市魅力三个维度,实现自身有机更新、绿色发展、宜居幸福。

  用问题思维就更能发现厦门城市发展思路的价值。针对时下已暴露出的一些“城市病”,厦门正用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之城、更加绿色的生态之城、更加包容的人文之城的实践,给出可供借鉴的医治路径。

  过去曾认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现代化,在打造城市时,只学到国外城市发展的表象,甚至把那些遗憾和失误堆积起来的无奈现实,也照搬进来。其实,“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才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归结点,这也正是厦门探索的重要昭示。

  正如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城市发展从“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和“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等出发。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能偏离这个城市未来建设“以人为本”的大方向、大思路。

  如今,摆在眼前的大挑战、大课题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究竟如何建?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厦门蹲点月余,深入这个城市的肌理,去感受其求解这一大课题的种种努力,梳理其和谐生长的规律;通过观察其城市、产业、社会同步转型,解构其有机生长的原理……以期从厦门的城市建设与治理探索和实践中,寻找和发现21世纪中国特色新型城市永续发展的方向。

  厦门的有机生长逻辑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亢 项开来 许雪毅

2015 年10 月3 日,游客在鼓浪屿游览

  花园城市,宜居之城,作为外人印象中的风光旅游城市,厦门的美丽,确实给许多到过这里的人留下深刻记忆。而在美丽之外,这座海滨城市更丰富的内涵、更独特的魅力,可能还没有为更多人所深识。

  其实,城市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生命系统”。如把“美丽”视为一种资源,厦门真的“富饶”。但是,“美丽资源”远不止于自然生态,发展品质、人文多元、地域特色与社会和谐,都依然被设置为美丽厦门的支点。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厦门调研中,逐渐领会到了这个岛城之所以能够美丽绽放的核心密码:一座城市的“美丽资源”只有是系统性的,才能持久焕发能量。

  “优化空间”释放效益

  把脉厦门,解构其生长构成:一是不贪大求洋,始终追求精细内涵发展,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优化空间布局,调控城市规模;二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通过城市、产业、社会同步转型来提升城市品质、活力;三是力求构建人与城、城市与自然、历史底蕴与现代气质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

  中共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将更为具体的厦门“三大城市战略”向本刊记者做了解读:“山海一体、江海连城”的大海湾城市,“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大山海战略,“青山碧海、红花白鹭”的大花园城市战略,“坚持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加快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不断增强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和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

  经过多年深耕,厦门市市长裴金佳用一组数据向本刊记者介绍了厦门城市集约协调发展的成果:以福建全省1%的土地、10%的人口,创造了福建全省14%的GDP、25%的财政收入和超过50%的进出口贸易额,“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后的厦门开始充分释放战略支点效应。

  “伸拳为掌”跨岛布局

  “岛内为城,岛外是乡;岛内特区,岛外农区”,这样的格局在厦门已维持了很多年。今天,一切正在改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厦门杏林湾畔的集美新城。指着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融合闽南建筑风格的集美新城,集美区区长黄晓舟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短短5年,“既建城市也重产业,软件园三期企业开始入驻,保利剧院等几大文化设施试营业,新城人气越来越旺。

  这是厦门由“海岛城市”向“海湾城市”跃进的一个缩影。

  几年来,海沧新城、翔安新城、同安新城、马鸾湾新城等有序推进,跨岛发展格局初具雏形。本刊记者了解到,海湾城市的统筹谋划,“伸拳为掌”舒缓了空间,拓展了布局。

  “事实上,跨岛发展源于岛内日益沉重的承载压力。”厦门市发改委主任孟芊解释说,在厦门,岛内公共设施服务标准为100万常住人口,现在已超200万,人口密度是岛外11倍。近5年厦门人口净流入量超百万,连通岛内外的“四桥一隧”不堪重负,岛内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

  在这个过程中,厦门决策者并没有简单地“”,而是反向思维,“人多带来了管理危机,也是做大做强的良机。”面对看好城市前景而涌入的人流,厦门顺势而为,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和公共服务布局,推动岛外新城人气聚集。

  地铁1、2号线正在紧张施工中,连接海沧的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已经启动,年吞吐量达7000万人次的翔安新机场全面施工临近,高铁站加紧规划,“双环八射”的城市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半小时交通圈指日可待。位于集美的厦门火车北站,已成为全市最大的交通枢纽。

  在加快基础设施“硬工程”建设的同时,厦门不断加强社会服务的“软工程”,岛外地区公共服务加快布局。厦门第二医院早已搬迁集美,厦门大学岛外校区落户翔安,新建酒店商场更多落在岛外。集美新城布局了嘉庚文体中心、保利剧院等高端文化场馆,文体设施档次远超岛内。看好岛外发展潜力的居民正“用脚投票”。

  既注重城市空间大布局,也看重社区空间小设计,努力让市民实现居住与工作、商业、社会服务圈之间的“无缝对接”。以软件园二期为例,创客们可以在方圆一公里内满足就业、出行和食宿等种种需求。

  孟芊的感触是,“一个人90%以上的生活需求能在一个社区单元内完成,他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城市的宜居度。厦门正着力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合一’的城市形态。

  “大花园”里见“乡愁

  “如果可以,我们能不能一起留在厦门

  一起留在我们熟悉的小岛

  每一条街道都能叫出名字

  每个小饭馆的老板都认识

  不用工作的清晨就去爬东坪山

  爬完东坪山爬仙岳山

  处处都有好风景……”

  这流行于网络的朴素诗行,唤醒的是一种叫做“乡愁”的情愫,无论你身在厦门还是神往厦门。有人说,城市只能埋葬乡愁;而一座美丽之城,不仅可以遥望乡愁,更可以安妥乡愁。

  穿过不宽的街巷,来到思明区老鹭江剧场所在地,在这个拆建成的小广场上,四周张贴着老旧电影海报,一家旧货店陈列着旧时电影放映设备,以及发黄的厦门旧书报。几十位老人围坐一起,泡起了老厦门人钟爱的“功夫茶”,用闽南话聊着家常。

  看到记者一脸的惊喜,吴美丽老人开起了玩笑,“哪里找乡愁?我这里就有乡愁。”作为这片的老街坊,她说,这里的老旧小区过去危房多人口密,连个透气的地方都没有。前年街道将废弃多年的老剧场拆了,添置了凳椅,常有人来表演闽南讲古,现在老街坊们都愿意来这里坐坐,“隔几天就要回去一趟,看到那些老房子就感到亲切。

  回顾这一切,思明区委书记游文昌向本刊记者解释说,作为城市核心区,思明保留着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更要关注历史传承与魅力塑造,用城市特色提升辨识度,营造出兼具历史底蕴和现代气质的城市文化禀性。“厦门拥有闽南文化、华侨文化、海洋文化等独特人文资源,要替众多台胞、侨胞留住他们的乡愁。

  面对21世纪,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一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难度最大的挑战。这个问题同样考问着厦门。比如,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如何合理规划业态,让渔民、农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从乡村风貌整治、文化保护中受益?如何融全新的社区治理理念于老城区的有机更新中,发挥社区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活力?

  院前社,岛外偏远的“空壳村”。2013年开始,村里年轻人成立了济生缘合作社,搞起了城市菜地项目,一亩菜地年收入能有8万元。村民动手美化房前屋后,带动了乡村旅游。2015年又请来台湾的“凤梨博士”黄来裕,打造凤梨酥“观光工厂”,3个月销售额突破百万元。村里古民居保护完好,供奉着“开台圣王”颜思齐,成为两岸工笔画、故事讲演活动的交流点,越来越多城里人来到院前感受田园气息。

  在厦门岛东南部,“中国最文艺的渔村”曾厝垵,声名不逊于鼓浪屿。红砖古厝与五彩房舍比肩,曲巷尽头就是大海沙滩。渔村中有一条300米长的乡村小路,沿线排布19家客栈,曲折迂回,花坛错落,被称作“花谜道”。事实上,这座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小渔村,5年前还是一座缺乏特色、环境脏乱差的“城中村”。2013年7月,曾厝垵被厦门市定位为文创村,进行提升、改造。

  引入台湾文创人才与村民“共建共享”,这里变成了“最美文艺渔村”。目前,曾厝垵有台商几十家,不少从业人员加入文创会。2015年国庆期间,村里接待游客51万人次,家庭旅馆有300多家,全村800多人口年租金收益1.5亿。

  46岁的欢喜客栈老板曾向代是渔村二代,曾供职于国企,过去几年渔村崛起为文艺青年朝圣地,他就回乡做起民宿生意。

  在他看来,单打独斗早已行不通,公共空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打造一个花园式的部落。这个观点得到了其他客栈老板和房东们的认可。

  曾向代为每一家客栈拍下照片,还组建了QQ群和微信群,时常向大家征求意见,又找来景观公司,带着工作人员逐户咨询意见,协调改造方案。而客栈老板、房东、商户们也都很积极,开会讨论,设计方案。改造完成后的绿化,也由商户、房东们认养管理。

  19家客栈自发统筹的绿化改造方案得到了街道的支持,而且成为“以奖代补”的项目,获得了政府的资助,加快了改造的节奏。

  在曾厝垵,曾向代颇有威信,比如小巷子里要是堵了车,他出面调停,大家都买他的账。

  而这位回归渔村的村二代,还自己收集有关曾厝垵创垂堂(曾氏宗祠)的历史资料,自费布展,让村民直观地了解乡土历史。

  在曾厝垵,原先“城中村”拆旧建新的方式不再适用,少拆房、慎砍树、不填塘,一家一户定制创意“微改造”,兼顾原生态与新功能。

  已有近200年历史的老宅“金门大赞”,被规划为曾厝垵的文化“会客厅”,闽南传统文化活动在此亮相;渔村老人林富治自愿让出古厝的西面,用于展示竹编鸟目斛、蓑衣、渔网等捕鱼工具,还有带有典型闽南元素的古家具,曾厝垵的发展历史可在此触摸。

  “城像城、乡是乡,但农村要有城市的生活品质,城里人能感受到田园气息。”王蒙徽说,“目前全市正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民共享发展。

  美丽的治理逻辑

  国家要有奋斗目标,城市也应有发展愿景,以此凝聚市民共识,激发参与热情。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2014年3月,《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出台,这份城市规划第一次提出了一个以21世纪中国特色城市新形态为目标的“城市梦想”:到建党100周年时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展示“中国梦”样板城市。

  有了愿景图,还需要施工图。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厦门稳步推进“美丽规划”变成“美丽城市”。

  一是在全国率先实施“多规合一”总平台,做实主体功能区,让生态红线真正落地。为解决规划打架造成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问题,厦门进行了“多规合一”探索,建立了“四个一”:

  一是形成一张图,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个规划的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形成“多规合一”的一张图,主要解决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二是搭建一个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多规合一”空间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国土、规划、建设、发改等各个部门的业务协同管理;三是合成一张表,利用协同平台,实行一表式受理审批,项目审批时长缩短了130个工作日;四是完善一套机制,建立部门业务联动制度、监控考核制度、优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动态更新维护制度,使“一张图”实现动态管理。

  初步划定生态红线800多平方公里和237公里的生态海岸线,启动建设848公里的绿色慢行系统,加快山、水、路、界边的森林绿化建设。目前,初步形成山区的绿色生态屏障、近海的蓝色海洋生态屏障。

  二是调整考核机制,落实差异化发展。“各个地区的差别很大,在发展要求上不能一刀切。”厦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秋雄向本刊记者表示,主体功能区细化到各区、镇街,明确各主体功能区开发策略,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推动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目前,厦门确立以主体功能发挥好坏“论英雄”的导向,更加注重绿色、共享发展。对各区市直各部门党政班子,实现生态文明一票否决,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权重从4%提高到22%以上。取消街道招商任务,重点考核服务企业、便利群众办事、加强民生保障等事项。

  考核“指挥棒”一转,镇街的工作重点更多转到了生态治理、矛盾调处等领域。以往岛外农村更多“先发展”而“后环保”,2015年岛外9条溪流流域综合整治全面铺开,“水清、岸绿、景美、民富”的新乡村逐步实现。

  海沧区东孚镇过去玛瑙加工作坊众多,河中养鸭成群,水质长期处于劣五类。启动过芸溪流域治理试点后,生态明显好转。过芸溪畔的大曦山跻身“全国十大最美乡村”,都市农业快速发展,熏衣草观光园游人如织,乡村旅游成为村民新的增收点。东孚镇党委副书记张骏最后告诉本刊记者,“以前各镇工作重点都是经济指标。现在经济发展在考核中比重仅占20%,我们现在主要任务是把生态保护好。

  与美丽城市匹配的产业“含金量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亢 项开来 苏杰

  参观者在2014 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展位上观看3D 打印设计作品介绍(2014 年10 月24 日摄)

  岁末年初,记者在厦门岛外的火炬(翔安)产业区可以看到,总投资60余亿美元的联芯项目,主要单体上部结构已在全面施工;三安LED项目二期生产设备正在加紧安装调试……

  这里是厦门最后的“工业腹地”。两年多来,翔安区大项目密集落地,2015年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50%。

  厦门是一个高外向度的城市,也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率先遭遇“转型阵痛”,部分工业大户外迁减产、经济增长一度大幅下滑。

  令人欣喜的是,阵痛面前,厦门不为各种因素所扰,坚持地保持着绿色转型的定力,力促生产要素从供给老化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更新供给结构,同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力减少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供给抑制。

  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厦门先行遭遇转型挑战,拼政策、拼投资、拼成本的路子已经亮起‘红灯’,唯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减少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供给抑制,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简政放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能实现高效发展。

  各种数据显示,两年多来,厦门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培育初见成果,高端服务业起步良好,绿色转型效应开始显现。

  送旧育新:坚定转型定力

  实际上,两年前的厦门工业仍然“冬意”浓浓。2013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只有2.3%;2014年前两个月GDP仅增长1%,规模以上工业甚至负增长;几家工业大户或产能下滑或企业外迁,一家石化企业就减少产值近百亿,工业大项目青黄不接。

  好日子过久了,紧日子就不远了。曾经,戴尔等几家外资大企业就支撑起全市工业经济大局。7家年产值过百亿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属“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经济外向依存度高达150%。时移势变,如今过度依赖外贸、外企之弊充分暴露。

  曾作为支柱的石化、电子“大户”或转移或衰落,“只有企业没有产业”的“无根”之痛凸显,工业升级迫在眉睫。

  经过深入调研,厦门顺势而为“送旧育新”,重点培育符合资源禀赋实际的“生根”产业。着眼于先进制造业,最终选择了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几条千亿产业链,制定路线图逐一推进。

  厦门市发改委主任孟芊介绍说,2014年,平板显示产业链率先突破千亿产值,2015年仍保持10%左右增长。针对产业链短板,先后引进总投资7亿美元的日本电气硝子8.5代玻璃基板、天马微二期等重点项目。

  另一千亿产业链LED照明“龙头带动”效果明显。产业巨头三安光电总部在厦门,但过去投资重点却在省外。厦门争取到三安“回归”,带动了开发晶、立达信等企业跟进,形成了封装到应用的全产业链。目前,厦门成为全国最大的LED外延芯片和高端LED灯泡制造和出口基地,预计2015年LED照明直接产值250亿元,带动相关配套产业700亿元。

  集成电路产业链也开始发力,工业后劲大增,产业层次也明显提升。2015年前三季度,厦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高新企业突破9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6%,增幅高于工业增幅3个百分点。

  虽然经济总量属“小个子”,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末尾,在福建省内也仅排第三位,可厦门发展的“含金量”却高出一截:2015年1~11月份,厦门市GDP增长7.4%,财政总收入增长10.7%,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2.8%,财政总收入占比GDP超过30%,居全国城市前列。

  绿色产业:突破空间的能量

  走访厦门软件园二期时,《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了一组数据:1平方公里摆满千家软件企业,年产值突破400亿元。与此同时,岛外的软件园三期刚建成投用,就有400多家企业正陆续入驻。

  软件园绿色产业的明星企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3M”:即美图秀秀、美亚百科、咪咕动漫。美图秀秀开发的美拍系列软件深受年轻人喜爱,移动端用户高达12亿,在全球移动应用软件中排名第六;作为中国移动动漫基地的咪咕公司,2015年动漫产品价值预计达37亿元。

  厦门通过创建国家信息消费城市,推进三网融合,推动光纤入户,打造软件信息产业发展环境,2015年信息产业产值预计增长40%。

  高端服务业正成为厦门供给侧改革调整的最大亮点,目前三产比例升至53%左右。据孟芊介绍,厦门空间资源有限,未来增长要放在高端服务业,已确定了旅游会展、航运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千亿产业链重点培育。

  服务业向“”向“”,得益于厦门“海上花园”的金字招牌。风光游之外,会展旅游、文化旅游势头正兴。2015年全市举办专业展会60个左右,展览总面积同比增36%。每月平均举办十场千人以上商业会议,预计全年外来参会者达130万人次,占旅游过夜总人数40%。集美新城建设嘉庚文化艺术中心、玲玲马戏团以及高端剧院,先期培育人气,为新休闲时代预留消费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也呈迅猛发展之势。作为厦门特区发源地,湖里大道两侧原都是工业区,如今变身为一栋栋“文创园”。由卷烟厂改造而成的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2015年11月刚刚开园,就举办了时尚走秀、时尚博览等系列活动。

  这里聚集了不少服装设计、电子商务、演艺策划企业,为电子商铺提供“设计服务”的唐人在线公司,2016年营业额将突破亿元。海峡建筑设计文创园2014年实现产值5.6亿元,预计2015年可翻番至12亿元。

  不经意间,厦门变成了闽南服装产业的“设计大本营”,一批厦门本土设计师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厦门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陈全志向本刊记者介绍,闽南地区鞋服、卫浴、运动器材等制造业发达,厦门有发展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的优势,从而与周边城市形成产业支撑。

  高端服务业在厦门发展的良好势头开始显现:2015年1~10月,厦门服务业新设外资企业471家,合同外资比上年增长近50%,占全市外资总量的74.5%。2015年前三季度,软件信息、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增长36%。

  营商环境:对标全球一流

  岛小城美,精致有余而规模不足,厦门凭什么在全国城市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厦门决策者认为,相较于城市硬实力,厦门更应以软实力取胜。

  放眼全球,对标一流,厦门对照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对10个领域的31个指标进行自评,先找出与全球一流城市差距,再逐项梳理逐条改进,从市场、政务、社会、开放、法制、要素、设施等7个方面的环境入手,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之列。

  2015年4月,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正式揭牌,一项项重大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基于“三规合一”平台的全新行政审批流程……

  2015年1~10月份,厦门自贸片区新增企业4699户,注册资本761亿元,新设外资企业246家。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发现,企业反映最突出的是高端人才引进问题。推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聚集区,被厦门置于一流营商环境的突出位置。2015年11月,厦门举行了第八批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答辩会,一百多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参加,前七批入选人才达527名。

  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引才项目“千人计划”,福建省目前引入的专家八成左右选择在厦门创业。全球第一支戊肝疫苗、中国第一支宫颈癌疫苗、埃博拉病毒快速测试卡,得益于高端人才引进,一向默默无闻的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名气渐起。

  作为对台前沿,优越的政策环境,让厦门对台企和台湾创业人士吸引力不断增强。2015年1~10月,全市合同利用台资7.6亿美元,增长76%,生物医药、电子、科技服务等高新产业成为台商重点投资领域。

  在“一品威客”众创空间,本刊记者遇到林三璋等几位台湾创业者。他们都谈到,厦门不仅对众创空间落户给予资金等支持,还为创业者提供住房、场地、融资对接等服务,创业环境是优越的。

  事实上,要将“美丽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让外来人才落地生根,除了经济发展的含金量,本地的人文和谐之美、城市对于“”的尊重,才是最为深厚持久的吸引力。

  厦门岛外的海沧新城,海沧湖畔有不少人骑着公共自行车观光游玩。这个公共自行车系统,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成果之一——前后有8万多市民参与讨论,征集意见3万多条,社会各方捐赠了3200辆自行车。据说,公共自行车日均骑行近4000人次,站点由企业或个人认捐,管护也主要由志愿者来做,真正做到大家出力大家用。对“”的尊重,是这座美丽城市的力量。

  这样打造“你来了就想当家的城市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亢 项开来 许雪毅

  2015 年5 月17 日,厦航白鹭志愿者在鼓浪屿开展文明旅游志愿宣传活动

  不久前,多位建筑设计专家来到厦门。一位台湾设计师说,城市设计的终极理念,是在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市民设计、共同缔造、社区参与等方式,建立起市民的城市。

  还有专家说,将“美丽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城市为人而存在,人则用迁徙或居留为城市投票,一座有吸引力的、幸福的城市,必然会对人产生磁吸作用。

  事实上,在数周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人民城市为人民”。

  这次为世界上最为宏大也最为复杂的城市化确定新原则的会议,还特别强调,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

  让社会和更多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被视作一大亮点。而让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这样的愿景在厦门正向现实蔓延开来,融入到市民的生活。

  “五共秘诀”:变化近乎“神奇

  走进厦门市思明区巡司顶海龙小区,映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眼帘的是祥和安宁的景象:房屋已显老旧,可环境相当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老人们在新建的小花园里拉着家常,小区没有垃圾桶,楼道不见垃圾袋,早晚定时清洁就能实现全天整洁。

  这一切变化近乎“神奇”。社区书记叶晓军告诉本刊记者,“9栋楼430户,过去垃圾随处可见,因为停车纠纷,曾一晚给110报警10次,三天两头闹矛盾。

  变化始于“共同缔造”。2014年7月,社区发动住户针对小区卫生、停车等“找问题,出点子”。经多轮协商,由物业公司先垫资整治。划定一定数量停车位,一处小山坡经投票决定改为休闲小花园,居民遛狗必须清理粪便。叶晓军说,“人还是这些人,但小区清爽多了,文明素质也提高了。

  巡司顶海龙小区的“神奇”变化,称得上是厦门社区面貌改观的一个缩影。从2013年7月开始,厦门在全市开展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让市民成为城市的主人,政府与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向本刊记者介绍了这个“五共秘诀”。“‘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就是以社区为基层治理基础,通过发动群众共同治理和统筹各种资源合力治理,形成政府、社会和居民良性互动。核心是共同,基础在社区,群众为主体”。

  而这个思想,恰恰呼应了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所指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精神: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城市政府应该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同市场、企业、市民一起管理城市事务、承担社会责任。

  “共同缔造”:

  市民“当家作主”参与治理

  厦门开展的“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以切实解决群众关切需求为出发点,动员市民“当家作主”参与社区治理,将更多管理权限和资源下沉社区,极大激发了社区“协商共治”活力,探索出城市社会治理新理念新机制新路径。

  厦门市市长裴金佳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单位人”越来越为“社区人”代替,社区成为城市最基本的治理单元,“适应这一变化,城市治理必须与时俱进。”这其实就是厦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初衷。

  在厦门,“共同缔造”带来了“治理供给”的改变:从以往主要服务生产的诸如大桥大路的“大投入”,到服务生活的“房前屋后”的“小实惠”,群众更多从身边小事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2015年6月开始,厦门市又将社区治理供给内容从“物质形态”延伸到“精神文化形态”,在全市推行“书院体制”,满足群众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本刊记者在湖里区金安社区书院看到,主课堂面积有100多平米,已经开设了科普、国学、人口、老人康乐等讲堂,还有急救、早教等课程。

  “书院启动以来,主课堂开课16次,分课堂开课30多次,有3500余人次听课。”金安社区居委会书记吴丽敏说,过去精神文明工作好多部门管,都有考核指标,现在书院成为总平台,整合了资源壮大了力量,社区群众得到了更优质的精神文化服务。

  裴金佳概括道,关注民生,汇聚民力,努力让全体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是厦门城市社会治理的主线;要用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与行动,培育出上下齐心、和衷共济的人文氛围,也使党委政府在基层群众中真正“生根”,赢得信赖。

  “协商共治”:

  从“你和我”变成“我们

  厦门市思明区镇海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过去环境差、矛盾多。“共同缔造”开展后被列为首批试点社区。小区和楼栋成立了党小组,居民推选“楼长”,再由楼长组成自治管理小组,发起居民议事会协商解决问题。卫生死角种上了花草,划定停车位制定《停车公约》,48位车主每月交300元停车费用于聘请保安。两年来,镇海社区启动了多项“缔造项目”,获得了300万元奖励资金。

  变化的不仅有“管理供给”,还有这样的供给方式,“既是群众需要的,也是群众自愿的”。厦门对社区建设项目更多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政府不再直接包办运作。金安小区人口2万多,过去休闲场所很少,根据群众意见,建成多处凉亭步道,一共获得了一百万元的“以奖代补”资金。

  不仅本土居民,在厦台胞以及外国人士也参与到社区管理之中。海沧区邀请台胞担任社区业委会主任和社区居民大学荣誉校长。

  “以往社区做什么多是上级号令,干部干群众看,有时还骂娘。现在政府群众协商,干部居民一起干,市民逐渐成为城市主人。”思明区委书记游文昌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少干部对群众路线有了全新认识。

  王蒙徽告诉本刊记者,“共同缔造”刚开展时,不少干部不理解,有的甚至说,“半个月可以完成的事,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后来干部们逐渐明白了,“大家的事要大家干,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过去重在‘搞定上面’,完成各项考评,跑项目争资金;现在重在‘发动下面’,收集服务需求,争取群众支持。只要群众诉求合理,就不愁上级不支持。”镇海社区党委书记苏江圳对这一变化颇有感慨。

  让全体市民共同参与,从房前屋后实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市民和政府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就能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干部在改变,群众参与热情不断提高。在海沧区院前社,村民陈俊雄发动年轻人成立了济生缘合作社,从城市菜地项目入手,乡村旅游开展得红红火火。社员林丽松说,“有六七个股东过去是‘问题青年’,纹身、泡KTV、酗酒,现在有事业做人也踏实了,共同缔造把人也‘缔造’了。

  “过去入户,常遇到‘我家没事你别来’的闭门羹,现在热情招呼进来喝杯茶”。金安社区党委书记吴丽敏说。

  厦门市委常委陈小军向本刊记者表示,“共同缔造”是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践行群众路线,是通过发动群众提升治理有效性。“过去社会治理投入也不少,但群众参与少获得感低,‘如何花钱’比‘花多少钱’,更值得研究。

  “纵横尽纳”:

  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与精神

  “社区治理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重点是党的组织要进社区,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王蒙徽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透露了自己的社区治理“”。

  纵向到底,首先是党的领导到底。厦门通过推行“大党工委制”和社区“大党委制”,建立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周边机关单位以及企业的协商机制,让党的领导生根社区。前埔北社区党委牵头党校、银行等14家辖区内单位组建社区大党委,“共驻共建”为社区提供帮扶资金和便民服务。

  其次,政府服务要到底。各区制定社区“自治事项”和“协助事项”清单,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让社区有权有钱办事。全市共建立468个社区(村)便民服务点,提供家门口“一站式”服务。

  “共同缔造”开展以来,厦门市共实施“以奖代补”项目932个,覆盖269个社区(村居),项目总投资3.4亿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1.28亿元,义务投工投劳7万多个工日。一些街道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被委托给民办社工机构运营,截至2015年8月,市区两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8753万元。

  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服务“纵向到底”,另一方面治理效力“横向到边”,逐步实现对人的全面覆盖,形成社区共同的价值观与精神。

  一是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弥补政府“缺位”和“越位”。全市城乡社区建立了社区发展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自治组织966个,同比增长56%。金安社区组建篮球俱乐部、合唱艺术团等十个“草根”社团,志愿者达两千多人。

  二是社区治理“热心人”不断涌现,带动群众参与,逐步形成“熟人社会”。金安社区文明督导队开始主要由低保户构成,一些群众表示,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感觉自己“更有价值了”。

  环卫工人郑金星当上平安护院队领头人后,越干越有劲,邻里都亲热地称他“金安大叔”。金安社区一项千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小区群众社区活动参与率超过90%,社区组织参与率达60%。

  经过两年多“共同缔造”实践,目前厦门已打造176个典范社区(村居),另有160个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刑事、治安案件降幅明显,到上级部门上访大幅减少。

  厦门的实践正在提示人们,市民文明素质决定着城市文明程度。“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目前,一些城市乱搭滥建、乱扔垃圾、排队加塞、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现象较为普遍,映射出的是一些市民文明素质不够的问题。文明素质培养和提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也要从一些小事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来了就想当家的城市”、“没有厦门人的厦门”,老家浙江的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院长郭肖华教授在厦门已生活27年,对于厦门温馨、包容的人文特质,他如此向本刊记者表示。

  “厦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今天,无论是厦门本土人还是外来创业者,越来越多选择把个人梦想与城市愿景紧紧系在一起,在共享中同发展共进步。据统计,90%以上常住人口为工作生活在厦门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专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 人民城市永远为人民

  作者: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亢 项开来 许雪毅

  1月6日,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在街道社区调研群众生活

  “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讲话中的这一段话,一直在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脑海中缭绕。他说,深深为之共鸣。

  “城市是大家的城市,要让各类人群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要实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历史文化的传承接续、社会发展的包容有序,要让社会各个层级的人分享发展成果,与城市共存共荣。”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蒙徽道出自己三年来主政厦门的内心感触。

  2014年3月,王蒙徽赴任“鹭岛”不到一年,就带领厦门决策层“大胆”地推出“厦门两个一百年目标”,出台《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到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展示“中国梦”样板城市。

  近两年来,依据这一规划愿景,厦门深入推动城市、产业、社会三大转型,“美丽城市”建设有了新进展新成效。近日,针对“美丽城市”美在哪?“美丽城市”如何建?对于时下中国城市发展厦门的样本价值何在?本刊记者专访了这位“清华城市规划博士”书记。

   三大转型:最终目的服务百姓

  《瞭望》:厦门有什么条件敢于提出打造美丽城市样本?

  王蒙徽:中国城市化进程之快全球罕见,但过程中留下的问题与遗憾也不少。城市治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尤其对城市规划的作用和内涵认识不到位,粗放式、外延式发展较为普遍,带来了诸多城市病。

  来厦门工作以后,感触最深的是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市民群众发自内心对城市的热爱,构成了打造美丽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没有厦门市民对城市的自信与热爱,很难取得这样的成绩。

  厦门城市面积、人口规模不大不小,地处开放前沿,自然禀赋优越,有着美丽城市的良好底子。厦门是经济特区,历来勇于先行先试,今天也应持续发挥试验田作用。所有这些,决定了我们应该在探索城市发展新理念的实践、探索科学建城新路径等方面,为全国城市发展提供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厦门样本。

  《瞭望》:我们注意到,在厦门战略规划中,你们提出了重点推进城市、产业与社会三大转型,有何特殊的意义么?在实践中又该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王蒙徽:产业、城市、社会“三个转型”是有机整体,需要统筹推进。产业是城市的基础,一个城市没有产业就无法生存发展。城市是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支撑,产业必须在城市中转型和发展。产业和城市是一体的、融合的,必须相互配套、相互依托。产业和城市转型与发展,最终目的是服务老百姓,是为了让老百姓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更高的生活质量,有更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形成更和谐的社会。因此,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必须紧密结合、系统推进。

  当前,城市发展特别需要切实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真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精神与部署。厦门的做法主要通过全面统筹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从外延式发展为主转换到内生型发展为主。城市发展要立足系统推进,不仅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也要改变治理模式,我们深入开展的“共同缔造”活动就是治理模式的转变。

  一要着力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和宜居度。我们提出,加快构建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引领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强化规划统筹;围绕增强城市的整体性、生长性,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布局,统筹岛内外一体化、差异化发展;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力,以深化共同缔造行动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精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水平。

  二要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构建绿色发展格局。我们提出,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增长边界,统筹发展与保护,统筹实施污染整治、生态修复和环境风险管控,打造“厦门蓝”城市名片。我们还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抓手,推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多规合一”:规划从关心人开始

  《瞭望》:我们还注意到,厦门在城市发展中特别强调规划的引领作用,这是不是像有些人讲的,与你的“清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背景有点关系?

  王蒙徽:应该说有关系。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即战略思维、整体意识、实践观念、底线管控。城市规划是大科学、大学问。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就是从关心人开始,从解决工业化和人的实际矛盾开始,从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开始,现代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社会进步问题。

  我们所说的规划,不能仅仅理解为画画图纸,建设街道、建筑等等。城市是人的聚集,规划就是力求通过实现空间及其组织的协调秩序和创造适合社会生产生活的美好环境,推动建立人和自然、人和人协调发展。城市必须适应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必须宜业宜居,这是最基本要求。

  人居环境是生产发展、社会治理的载体,人应当在空间中安居乐业,需要把空间治理和生产发展、社会治理相结合。现在普遍存在将城市发展与社会治理割裂的问题,比如城中村现象,造成了不少社会矛盾,没有实现有序发展。

  这两年,我们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多规合一”,如果说《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是规划图,那么“多规合一”就是施工图,确保按图施工不走样。

  《瞭望》:但是,全国不少地方似乎不太重视规划的价值。

  王蒙徽:你们可能也注意到了,中国现在城市发展成本太高,那怎么会有竞争力和可持续?相当多的问题就是规划不科学导致的。城市规划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应当说,这些年的一个教训就是对规划理解认识不到位,一些事没想好拍脑袋就干。比如说,现在建设项目大部分都超预算,不少超过50%甚至100%,这种现象也说明了规划的科学性、约束力不够。

  拿我们的实际操作来说,怎么让发展成本降低?首先要有好的规划,比如解决交通拥堵,有些路没有想好就建,或者说建的目的是为了“好看”,而不是“好用”,结果越建越堵。这就需要有系统谋划,统筹解决,比如,城市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主干交通、快速通道、支线交通等要相互配合,形成体系。如果一开始就没想好,那后面就必然是修修补补成常态,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以厦门为例,岛内才1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多万,已相当拥挤,而香港、新加坡等城市,面积同样不大,但承载力远超我们。

  《瞭望》:厦门在全国率先推动“多规合一”,内涵是什么?

  王蒙徽:我们感到,各种规划在空间上“打架”,造成了资源浪费、审批效率低下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于是,我们开始整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比如说,对全市原有的12.4万个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差异图斑进行统一协调,就腾出了5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推动“多规合一”,就是要建立统筹发展的综合平台,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土地使用指标、空间坐标“三标衔接”。

  “多规合一”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统筹发展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多规合一”,整合空间职能,促进发展的整合和统筹;通过“多规合一”平台,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和政府职能转变。

  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多规合一”的改革工作,通过建立“多规合一”的“一张图”,实行“一个平台协同管理”、“一张表格受理审批”,“一套机制保障运行”,解决了不同规划打架问题,使统一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得以形成,并使政府管理部门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推送,大大缩减了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配合实施了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与主体功能区相一致的政绩和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实现了让“能干什么的地方就干什么”、“干什么就考评什么”,使推进统筹发展不仅有平台,而且有动力。

  规划统筹:愿景与需求结合给百姓获得感

  《瞭望》:我们去过各地一些城市采访,发现一提城市发展,往往就列出招了多少大项目的成绩单,可一些项目之间缺少关联和整合效应,厦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王蒙徽: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习总书记特别强调,“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可谓意味深长。确实,过去城市更多走以项目主导的发展路径,发展城市就是招商引资,往往是按照业主的要求落实空间安排。这样的以项目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很难实现整体观念,系统谋划。现在,厦门就是要探索以空间规划为抓手,从项目主导走向规划主导,从规划到项目,从战略到行动,通过规划来推动统筹发展。

  规划首先是以目标为导向,强调供给侧结构改革;其次以问题为导向,为我们推进改革提供了切入点;最后通过规划落到项目上。这样将发展愿景与实际需求结合的项目才是有效的投入,不能就项目论项目。不清楚是否契合当地发展理念,也没弄清楚老百姓的需求在哪里,为了发展而发展,虽然一时GDP上去了,但是问题也出来了,比如重复投资、过剩产能等,有的后患无穷。有时单个项目没问题,但从系统看就有问题。

  这两年厦门推动的“多规合一”、三网融合,小流域治理等改革,目的就是实现规划统筹改革发展,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割裂的项目。目标是我们的愿景,需求是老百姓需要什么,只有把它们统筹起来,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群众才有获得感,才能实现三个转型统筹发展。

  《瞭望》:美丽城市的内涵不仅包括优化的产业,还必须包含美丽的城市建设、美好的社会,你觉得当前在这两个方面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王蒙徽: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我们的先人在城乡规划建设中重视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将空间规划建设与社会教化相结合,突出整体性和生长性,正是我们今天应该传承和弘扬的城乡规划建设理念。我们的城市发展一定要体现文化自信。比如,现在一些地方搞些奇形怪状的所谓“现代建筑”,背后其实就是崇洋媚外的文化不自信。中国城市建设,必须与中国文化结合以来,体现出文化自信。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城市的社会建设同样要注意那些带有根本和基础意义的问题。比如,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是单位人,现在是社会人,还有大量非政府的单位,这就带来了过去没有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的完整社区建设就是要破解因此带来的问题,实现把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大家共同缔造美丽厦门的目的,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