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当代中国的价值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同于以往一切旧价值的经济社会属性。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这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价值观,从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实践来说,是对人类进步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性和当代人类进步经济思想的共性。
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人民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一致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不懈追求。中国道路是从独立解放到发展富强、从人民民主到文明和谐的道路,这条道路发轫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以人民整体利益为最终归宿。
民富国强是每个国家的追求,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期盼。不过,社会主义对富强的价值诉求不同于资本主义对财富的追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要求每个有能力的社会成员都积极参加创造财富的劳动,通过诚实工作和联合劳动,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换言之,社会主义国家的富强,一方面要求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体现自身的经济优越性,另一方面是在人民共同富裕基础上实现国家强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富强观的前提。舍公有制主体而谈国强,弃共同富裕而论民富,不是社会主义的富强观。
国家经济层面上的充分民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积极性。而经济民主的本质是依据大多数人的利益来确立经济制度,调整各项经济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领域的最大民主,就是巩固和发展以国有制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劳动者在经济活动中当家作主的权利,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的整体经济利益和社会成员的长远经济利益。同时,建立在经济民主基础上、保障经济民主的民主政治,其实施必须依赖于马克思所说的“廉价政府”。它要求在维持较小政府机构规模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和各项开支。可见,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从根本上不同于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环境中的“金钱民主”和经济垄断寡头民主。
文明关系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观察,文明的进步需要在经济领域确立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种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内容的经济文明比物质文明概念要宽泛,它既注重人和自然的联系,也注重协调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经济文明之上,这是协调社会整体利益和保证人们长远利益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在经济领域主要体现为经济制度公正、经济运行有序、经济管理科学、生态环境良好、资源利用高效和财富分配合理等。其中,对外经济关系上合作共赢式的和平发展、对内经济关系上劳资两利式的和谐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经济文明模式的重要特征。这种模式避免了西方国家对外掠夺扩张和对内垄断剥削的老路,能够保证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可持续性,从而在现代化过程中促进人的经济文明素质提升。
社会和谐必须建立在经济和谐基础上,而后者取决于经济制度安排,取决于能否协调好各类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马克思批判法国巴斯夏的《经济和谐论》一书时强调,在私有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真正实现劳资和谐与经济社会和谐。数百年来,资本主义试行各种模式,但均出现阶级对立、两极分化、经济危机、对外掠夺等严重弊端。几年前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波及几十个国家,响亮提出这是1%的人与99%的人之间的对立运动。西方经济学将“自私经济人”观念和市场观念绝对化,把社会整体利益与群体和个人利益对立起来,把市场作用与国家作用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私人原子式或垄断式竞争产生效率而罔顾社会、阶层和群体等各种合作所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利益,自然难以实现经济和谐。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能够初步实现经济和谐,是因为有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市场作用基础上的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不断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