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视”界助盲之旅 福州“洋女婿”也来助力

07.03.2017  21:04
  •   孔杰拥抱陌生的路人。在这次活动,每有一位路人与其拥抱,孔杰都将为小善公益捐款5元。 新华网 蒋巧玲 摄

      新华网福州3月6日电(蒋巧玲)“哒哒哒……”伴随阵阵盲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十几个戴着眼罩的“盲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先后走上街头。这是昨日下午发生在福州仓山万达广场的一幕。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这一天,福州小善公益的志愿者们,在街头完成了一次和盲人交换“”界的活动,以此来倡导社会各界关爱盲人,为他们提供无障碍通道。

      体验完黑暗,小姑娘林欣握着盲杖的手心已经出了汗。摘下眼罩的那刻,双腿仿佛才能自由行走,在体验的这20多分钟里,她的“视力”几乎都交给了身边的导盲志愿者和一根盲杖。“有点害怕,怕前面有障碍物,怕撞到人。”因为害怕,林欣在体验的20多分钟里只走了一百多米,交互“”界让她第一次“走进”盲人世界,尝试去了解并理解盲人。

      引起人们格外关注的是,一位外国人的身影也出现在活动当中。孔杰是这次活动的资助者,也是倡导者。他来自美国纽约,来中国已8年之久。在成为福州女婿之前,他已经参与环保、助残等公益活动多年,被许多中国朋友调侃为“洋雷锋”。

  •   两位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正在完成“黑暗”之旅。 新华网 蒋巧玲 摄

      借助这次体验活动,他不仅倡导人们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去关爱盲人,为他们提供无障碍通道,还在自己经营的西餐厅里,加设了盲文菜单和盲人导视牌,使其成为福州第四家设有盲文菜单的餐厅。

      “其实,平时来餐厅用餐的盲人朋友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但我想通过这种改变去引导来就餐的人,让他们关注到盲人这个群体。”孔杰告诉记者。

      而这种黑暗体验对叶霖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日常。叶霖是这次活动中一位特别的志愿者,他是福州市鼓楼区盲协委员、小善公益视障项目志愿者,也是一个盲人。体验期间,他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教体验者们如何正确使用盲杖,并向志愿者们介绍盲文、盲道知识,还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倡导人们关注、关爱盲人群体。

      事实上,类似的志愿宣传活动,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叶霖已经做了无数次,未来,他还将继续做下去。“在福州,我所知道的盲人就有几千人,他们不敢出门或者很少出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有的设施不够完善,周边的环境也让他们感觉不安全。” 叶霖说,因病致残让他失去光明,却将他带到公益这条路上。作为小善公益的一员,他希望能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盲人和外界社会之间,做一名传递正能量的“导盲人”。

  •   一位体验者因害怕前方有障碍物而伸手触摸。 新华网 蒋巧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