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规划分类保护岸线 不同海域按功能划分保护强度

29.12.2015  16:01
厦规划分类保护岸线 不同海域按功能划分保护强度 - 福建之窗
来源: xm.fjsen.com

  ◆同安湾海域下潭尾湿地公园二期效果图

  12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思亲/文 常海军/图)东海域、西海域,同安湾、杏林湾……厦门岛内外的海域和湾区岸线,规划在未来几年通过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分类保护。

  导报记者从规划部门获悉,厦门针对海湾型城市发展需求,规划对海岸划分保护功能,并实施不同强度的保护规划。

   新机场沿线规划为生产岸线

  厦门本岛作为目前开发较为成熟的区域,北部以东渡港和厦门机场片区为主的岸线区,规划为生产岸线,其余老城区、鼓浪屿和环岛路滨海旅游区域,则规划以生活岸线为主,而五缘湾内湾有湿地公园,规划保留生态岸线功能。

  岛外海沧区,南段为港区,其岸线规划为生产岸线;海沧大桥至海沧港区部分岸线,则借助已建成的滨海公园等,规划为生活岸线;马銮湾各溪流的入海口结合溪流综合整治,规划为生态岸线;鳌冠片区则以其独特的海蚀地貌,保留该片区岸线的生态功能。

  集美区,包括杏林滨海片区岸线,以及园博苑、集美学村和北部新城等区域,规划以生活岸线为主。同安区,位于环东海域北部的新城片区岸线,以生活岸线为主,官浔溪等入海口及丙洲岛南段,规划生态岸线。翔安区下潭尾区域岸线规划为生态岸线,其余除刘五店港沿线和入海口外,规划为生活岸线。大嶝岛新机场沿线规划为生产岸线,其余以生活岸线为主。

   以岸线功能确定海域片区功能

  厦门的岸线保护,规划以不同的岸线功能区来确定其所在的海域片区功能。比如,包括海沧南侧、本岛东渡、鼓浪屿等区域在内的厦门西海域,规划为港口航运和旅游休闲港湾。

  再比如,以生活和工业岸线为主的同安湾海域,规划发展休闲旅游、娱乐运动和都市休闲渔业为主,未来,该海域将逐步形成旅游休闲度假渔村、下潭尾湿地公园及滨水公园、环东海域酒店区等岸线景观。同时,对于滨海旅游岸线集中的本岛东海域,则规划以旅游休闲娱乐及码头景观、黄金海岸等为主。

  此外,大嶝海域目前以未开发的城市生活岸线及工程岸线为主,其整体功能规划为生态旅游为主的休闲港湾,其岸线主要利用为临海产业和滨海旅游。目前,根据不同海域岸线的功能划分,厦门已经陆续开始建设下潭尾等湿地公园,集美大桥桥头污水厂南侧则通过红树林种植,保护为生态岸线,此外,一些岸线也将根据功能进行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