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传销团伙“幽禁”8年 几天前终于逃脱来厦

25.04.2016  13:04
  

  他提着一个空荡荡的蛇皮袋,在大唐世家菜市场的门口游荡着,袋子里只有一件破衣服。他没有身份证,他说他叫张卫锋,已经8年没回过家了,他想回家。

  昨日清晨,随着一趟列车抵达厦门,随着父亲和弟弟踏进江头派出所,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奇怪男子 想找工作却没身份证

  江头派出所民警靳红卫发现张卫锋时,他提着一个蛇皮袋,在大唐世家菜市场门口晃。16日晚上10点多,张卫锋正试图向一家烧烤摊“毛遂自荐”,但因为没有身份证,摊主也不敢收他。这时靳红卫出现了。

  张卫锋有些口吃,他结巴着说出自己的名字和老家地址,但拿不出身份证。“户口注销,大多是身故、长时间失踪,或涉及案件。”长期的从警经历让靳红卫很快做出判断:带回派出所仔细查。“你户口被注销了。”“我确实叫张卫锋。”“怎么证明?”“我老家在陕西咸阳礼泉县建陵镇磨张村。”张卫锋虽口吃,但名字和地点都报得清楚。靳红卫有些奇怪:“那你的户口怎么被注销了?

  在外打工 就像活在阴影中的人

  34岁的张卫锋开始回忆起他辗转在外的日子。

  张卫锋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没钱上学,父母送他去县城学秦腔,但口吃是从小的毛病,唱不了戏,他学了3年锣鼓,觉得没意思,十几岁就跑到西安打工。

  长年的打工生涯,对他性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影响。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开口,他就像一个活在阴影中的人,已经习惯被人忽略。

  在西安、河南,他都为快餐店送过餐,被老板拖欠工资也不敢讨要,为此父母还专门从老家赶来帮他,最后也是无疾而终。

  2008年前后,他来到厦门,开始是在火车站附近的快餐店工作,其间春节回过一次家,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家。

  张卫锋说,之所以对那一年印象特别深刻,是因为“全国上下都在说奥运”。2008年春节后他回到厦门,工友说“厦门赚不到什么钱,我们去安徽吧”,他就因为这句话,从此深陷传销深渊。

  悲惨遭遇 被传销团伙控制8年

  刚进传销集团,“头目”逼着张卫锋给家里打电话要钱,但家里太穷了,连电话都没有。“头目”很生气,打了他一顿。

  “头目”让他跟朋友要钱,他也没什么朋友,“头目”又生气了,又把他打了一顿;让他跟着上课,但他口吃,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反应有些慢,根本听不懂,“头目”又把他打了一顿……

  张卫锋说,关于传销窝点的回忆,就是不断地挨打、挨饿,有时只给几口水喝,一年只能吃一次水果和可口的饭菜,“估摸着那天是除夕”。

  过了一段时间,“头目”彻底对他绝望,但又怕放他出去暴露,便把他带在身边,平时打发他买快餐、搬运东西,但也有人跟着。

  就这样,在安徽、福州、漳州,8年来张卫锋一直被控制着,他也一直在想办法逃脱,但有时因为身上没钱,有时又因为地方偏僻,他根本找不到出逃的路,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他竟从来没想到可以报警求助。

  万幸,他还是找到机会了。几天前,他在漳州的传销窝点被派出来办事,在门口看到一辆大巴上写着“厦门”两个字,他喜出望外,慌忙跑上车。“1个多小时的路程,一路上心跳得厉害。”他很怕传销团伙的人悄悄跟着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把他抓回去。8年的“幽禁”,让他更胆小了。

  民警靳红卫发现他时,他正试图找个工作,“攒够钱才能回家”,他说他太想回家了。

  民警牵线 联系到陕西老家亲人

  听完张卫锋的描述,当晚靳红卫辗转联系到陕西咸阳礼泉县建陵镇当地派出所的王所长。据了解,因为一些当地的原因,张卫锋的户口被注销了,但确实有这样一个人。

  张卫锋的老家很落后,父母至今都没有电话。靳红卫联系上张卫锋的一个堂姐,又通过堂姐找到了他在上海打工的弟弟。“真的吗?!”弟弟在电话中惊呼。这个哥哥已经20年没见了,弟弟以为再也见不到了!

  在江头派出所的安排下,张卫锋的父亲和弟弟踏上了前往厦门的列车,昨日清晨6点多,到达厦门。等待期间,派出所给张卫锋安排了床位,吃饭也跟民警一起。

  亲人相见 父亲抱着他不肯松手

  导报记者见到张卫锋时,他正坐在派出所的调解室里。调解室闹哄哄的,他习惯性地躲在角落。

  “我还是怕,怕再被传销集团发现。”张卫锋说,自从被警察发现,他就在派出所里寸步不离,现在他知道了,唯有警察可以保护他。

  看见父亲和弟弟的瞬间,张卫锋流下了眼泪。老父亲已经65岁,抱着他久久不肯松手。

  父亲张康说,从2008年后他没有再见过这个儿子,还以为找不到了。他和张卫锋的母亲文化程度都不高,也从来不知道可以报警求助,更不知道该去哪里找,每次想起儿子,只能掉眼泪。

  弟弟张军锋今年28岁,已是20年没见过哥哥。他说,哥哥自小就出门打工,2008年回家过年那一次,他在外地错过了。这次见面前,他连哥哥长相的记忆都模糊了。“说不出该怎么感谢你们了!”握着靳红卫的手,不善言辞的张康和张军锋眼眶红了,说不出的感动。(海峡导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杨妹英 文/图)

【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