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补贴诈骗高发 “170号段”、“171号段”成帮凶

03.06.2016  13:18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小斌)当有陌生号码联系你,告诉你有购车退税、购房退税等可以领时,请你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对方极有可能是骗子。昨日,记者从厦门市反诈骗中心获悉,5月份,反诈骗中心共接到补贴类诈骗警情71起,其中骗子用“170号段”和“171号段”联系受害者的达到88.34%。

   补贴类诈骗警情高发

  据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统计,这71起补贴类诈骗警情中,大部分为购车退税、购房退税、残疾补贴、教育补贴等,环比四月份的33起,上升115.15%,成案达28起,涉案金额共计36.3万元,最多一起涉案金额达6.9万多元。

  通过分析发现,71起案件中,共有103个涉案诈骗电话。其中“170号段”有80个,“171号段”有11个,这两类虚拟号段就占到涉案诈骗电话总数的88.34%。

   骗子能报出个人信息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表示,因个人信息被泄露严重,使得骗子能更有针对性地行骗。市民陈先生(40岁,无业,残疾人),接到自称是残联部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其每个月可以领300元的补贴,现在一年一次性可以领到3600元。因陈先生持有残疾证,他相信了对方的话,并在对方的引导下被骗转账39789元。

  像陈先生这类接到“残疾补贴”诈骗电话的受害者,家里有人近期才办理残疾证,骗子就冒充残联的名义来批量诈骗;而接到购房退税电话的受害者,大多是在厦门打工、在老家买房,骗子就冒充当地的房管部门来行骗;收到教育或生育补贴电话的受害者,大多是近期有了新生儿。

   英文界面藏有玄机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的民警表示,这类案件中,骗子都让受害者到ATM操作,并引导受害人将ATM切换到英文界面,随后询问受害人卡内余额,并引导其点击英文界面上的转账按键,要求受害人输入所谓的序列码(其实就是嫌疑账户),然后再要求受害人输入所谓的验证码(其实就是转账金额)。之后一按确认键,钱就被骗走了。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市民朋友,绝不向陌生账户汇款转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与家人、朋友、警方取得联系。接到任何可领取补贴、退税款的电话,应通过正规渠道与相关政府部门核实。

  同时,市民可关注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反诈骗中心会及时发布相关诈骗提醒消息,以提醒市民提高警惕,切勿上了骗子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