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行贿犯罪档案库全国联网 进黑名单者四处碰壁

28.03.2016  10:02

  25日上午9时,长乐市检察院。

  工作人员在电脑上键入福州某电缆公司的信息,几秒钟后,屏幕弹出查询结果:从2006年3月5日至2016年3月25日,未发现有行贿犯罪记录。

  “我们想去参加招投标,要是不小心上了行贿黑名单,就连‘发球权’都没有了!”拿着检察院出具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电缆公司办事员小陈笑着对记者说。

  小陈所说“黑名单”,全称“全国行贿犯罪档案库”,是由检察机关结合办案,根据法院生效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个人、单位行贿罪等信息整理、建立的。

  “我省的行贿犯罪档案库建于2006年,2009年和华东六省一市联网,2012年实现全国联网。目前一共收录了4000多条行贿犯罪记录,端口覆盖到县一级,只要有需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进行查询。”省检察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中心主任徐贵清介绍,目前绝大多数查询者为单位,占总量的八九成。

  行贿黑名单最早运用于工程招投标领域,现在已拓展到政府采购、医疗采购、资质审核、信贷管理、人事管理等领域。“”上有名者,行业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可以依据有关法律和管理规定,对其作出限制准入、取消投标资格、降低信誉分或资质等级、中止业务关系等处理决定。

  松溪某建筑企业准备参加一项工程投标,企业负责人张某到检察院查询,才发现自己已经上了黑名单。张某明白自己再也不能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了,只好黯然退出了这个行当。这件事在当地轰动一时。

  “过去有人觉得行贿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工程做到哪里,行贿行为就跟到哪里,影响非常恶劣。有了行贿犯罪黑名单,凡是‘上榜’的企业或个人,一律取消竞标资格。”松溪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说,这对项目承包商有强大的约束力。

  省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负责人介绍,和其他省份比,我省对行贿犯罪黑名单的运用面更广、点更深,权威性也更强。

  2014年5月,我省制定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实施办法,建立了专属数据库,向久受诟病的医药购销潜规则亮剑。同月,省检察院、省财政厅联合发文,规定凡是进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相关单位、个人都要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无法提供或者查实有行贿犯罪前科的,“应当拒绝其参与采购活动”。

  目前,我省有些部门、地区在评选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建立人才库,进行村两委换届选举等活动中,把行贿犯罪记录作为一票否决的要件。“前不久,省建设厅专门来这里,把全省招投标评标专家库成员查了一遍,只要黑名单上有记录的,一律剔出专家库,一下子拿掉了几个人。”省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负责人对此印象深刻。

  另一方面,行贿犯罪黑名单的查询越来越便利。例如,2015年9月,三明市梅列区检察院启用“互联网+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新模式,查询人上网提交申请后,可自行下载查询结果,不用预约、无须出门、一键搞定。

  数据显示,去年我省的行贿犯罪黑名单一共被查询了91436次,发现有行贿犯罪记录的518件(次),包括单位97件(次)、个人421件,其中3家单位、7名个人因此被取消工程投标资格。

  “下一步,将把黑名单的收录范围进一步扩大。有些行贿行为比较轻微,检察院没有起诉,法院也没有判决构成犯罪,但只要有这种行为存在,就收录进来。”省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负责人说。记者 闵凌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