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孙辉承若公司旧衣处理流程 市红十字会愿帮助

19.02.2016  09:41

合肥市旧衣回收箱一侧标注着具体的处理流程(据新华社)

  福州新闻网2月19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昨天,本报A7版报道,南平80后小伙薛孙辉在福州一些小区安放600多个旧衣回收箱,用于“济困环保”。文章见报后,不少读者拨打新闻热线968800想捐赠旧衣,也有网友给小伙子“点赞”,呼吁“政府扶持”。读者们的热心给了薛孙辉更多的信心。福州市红十字协会常务副会长胡晓强也为薛孙辉“点赞”,表示市红十字协会愿意在对接边远山区、运费等方面给他提供帮助。

   创业者承诺:

   会借鉴外地经验

   公示旧衣处理流程

  昨日,不少读者拨打本报新闻热线,表示要捐赠衣物或是想帮助薛孙辉。沟通中,记者发现,一些读者误认为薛孙辉的行为属于纯公益性质,一些则以为捐出的衣服将全部用于捐赠。

  看到报道后,读者张阿姨整理出一些平时不穿、又舍不得扔的衣服,希望捐给甘肃贫困山区的人。记者向她说明,薛孙辉经营的“美兰环保”公司是一家企业。“绿箱子”内的衣服虽然首选用于捐赠,但因为有盈利目的,大部分不适合捐赠的会本着环保的理念做成拖把,或送往浙江一工厂做成一些再生产品。听后,张阿姨表示要自己寄给山区。“这些衣服质量很好,都是呢大衣、西装什么的,做拖把可不行。”张阿姨说。

  由于“绿箱子”在福州仍是新事物,像张阿姨一样存在误解的人还有不少。特别是在上海旧衣回收箱利益链被曝光后,要求旧衣回收箱运作更规范和透明的呼声也越来越多。对此,薛孙辉坦言,会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将旧衣回收后的用途、流向做到更公开、更透明。因资金紧张,目前600多个箱子中只有60个做到了。

  薛孙辉表示,今后在资金不紧张的情况下,他会在箱体一侧标明“旧衣服处理流程”图等,今后每一次捐赠时做到登记详、账目清,若有条件会在箱体上公示等。

   市红十字会:

   公益需要成本

   规范经营都值得鼓励

  回收的衣物必须达到一定的量,企业才能维持运营,目前薛孙辉的经营存在困境。昨日,有网友留言建议“是否有基金会给予补贴”等,也有自称公益组织的读者来电称要支持。

  “在省外很多城市,‘绿箱子’是有政府扶持补贴的,所以我特别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给予政策扶持。”薛孙辉说,一年多来,他奔走各个街道、社区,讲述自己的理念,所幸得到很多支持和帮助。

  虽然在江苏出差,但昨日福州市红十字协会常务副会长胡晓强仍关注到了福州晚报的这条新闻。“不论是把旧衣物用于捐赠,还是废物利用盈利,都应该支持他。”胡晓强说,“有这样一个企业或者个人出来做这个工作,并把捐赠放首位,减轻旧衣物对家庭、对社会、对环境的负担,我们就应该支持和鼓励。

  胡晓强说,国家对旧衣服捐赠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要经过“收集—消毒—清洗—晾干—打包—运输—接收人”的过程,大多数的公益组织因为消毒设备并不完善,是不接受旧衣物捐赠的。而薛孙辉正好弥补了这一块的空白,做公益是有成本的,只要他有公益、环保的情怀,规范经营,是否纯公益并无所谓。

  胡晓强表示,市红十字会很愿意给薛孙辉提供捐赠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对接贫困山区,或是捐助中产生较大运费时等。

   □他山之石

  香港“社区旧衣回收箱计划”主要由四个在旧衣回收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团体负责,这些团体要负责采购、安置、维修回收箱,及时清理里面的衣物,定期报告回收数量、利润及用途,并接受公众监督。在香港民政事务总署的官网上,市民可以随时查询到所有参与机构的具体情况。四个管理团体必须将超过50%的回收旧衣用于慈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