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帐号被盗 收到“董事长”指示被骗500万元
发送虚假链接盗取受害人近万元、冒充公检法机关进行电话诈骗盗走百余万元、利用网络技术盗取财务人员的QQ冒充董事长骗走500万元……这些利用电信网络的新型违法犯罪手段层出不穷,记者昨日从福州警方处了解到,2015年4月以来,全市共破获虚假信息诈骗案件748起,警方共拦截劝阻受害人汇转款777.5万元,冻结各类赃款2133万余元,已封停涉嫌诈骗电话近百个。
同时,福州警方也公布了多种诈骗犯罪频发的案例,对此进行分析并提醒市民如何提高防范意识。
案例一 冒充公检法机关人员转走受害人卡内149万元
2015年3月29日,榕城市民陈某在家中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快递公司经理的诈骗电话,对方告诉陈某说陈某有一个快递未取,通过X光扫描发现快递内有其本人的信用卡,被害人陈某提出异议后,犯罪分子通过转接电话假报警等,获得陈某的信任。随后,陈某按照对方要求在QQ上下载并安装了对方发送的非法软件。对方利用该软件将被害人卡内的149万余元转走。
据民警介绍,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电话(可显示任意电话号码)冒充电信、邮政工作人员拔打市民个人电话,以固定电话欠费、邮件未查收等理由谎称市民个人身份资料被盗用。在套取被害人个人信息后,犯罪分子再冒充公检法、银监等政府部门以被害人被盗的身份涉嫌洗黑钱、命案等犯罪,须监管银行账户为由,要求受害者将银行内的资金转到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内,以达到骗取市民银行存款的目的,在此类诈骗手段中,犯罪分子甚至向被害人传真假公文或诱骗被害人登录虚假检察院网站查看通缉令,以骗取被害人的信任。
案例二 通过QQ社交工具冒充董事长骗走500万元
2015年5月18日,被害人陈某接到公司“董事长”的添加好友申请,此后按照其指示,先后多次向其转账,共计转出500万元,此后与老板核实时,才知上当受骗。
据警方介绍,犯罪分子是通过计算机木马病毒盗用公司财务人员的QQ、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工具账号,删除账号内的公司负责人(老板)的头像后,又用与该负责人相同的头像、网名等资料重新添加财务人员为好友,达到以假乱真、冒充老板的目的。
之后,犯罪分子利用新添加的虚假的公司老板QQ、微信要求公司财务人员汇款,以骗取钱款。警方表示,部分犯罪分子还会利用网络工具截取事主与好友的聊天视频,后通过QQ、微信等聊天工具冒充事主的好友以急需用钱为由实施诈骗。
案例三 发送虚假手机链接盗走市民近万元
2015年8月27日,榕城市民吴某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称链接里有涉及其爱人隐私,请点击链接下载查收。吴某点击链接后,手机就立即中毒,无法操控,后发现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被盗刷人民币9990元。
而在更早时间点,榕城另一市民也收到一条短信称,其之前订购的机票因系统原因未订购成功,可以申请退款。陈某发现机票订购异常,立即与短信内所谓的“客服”人员取得联系,并按对方的要求携带银行卡到附近的ATM机上执行相关操作,后手机收到银行扣费信息,显示银行卡内的30108元人民币被转走。
诈骗趋势 正值年末各公司清账时间 注意网络欺诈新发三大态势
节前通常是网络违法犯罪的高发时段,为此,腾讯打击网络犯罪的“雷霆行动”1月18日召开发布会,联合警方揭示网络欺诈新发三大态势,并提供便利的解决方案。
据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网络黑产研究专家毛晟斌介绍,2015年腾讯安全中心接到关于诈骗的举报投诉下降了46%以上,但是网络欺诈态势仍然不容乐观。腾讯雷霆行动在对网络黑产的打击中发现网络欺诈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与态势,广大用户亟需关注。
2015年,针对网络黑产,微信累计处置违规公众账号12万个,清理公众平台不法信息15万条;QQ处置违规群组10万个,QQ空间删除不法信息20万条。
毛晟斌介绍,网络欺诈新发三大态势主要是用户信息的泄露。用户的隐私信息是多种网络犯罪手法所需的核心要素,也致使网络用户信息库被盗事件频频发生。黑产团伙会利用这些信息实时精准的欺诈与敲诈,对用户的信息和资金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前不久在“果粉圈”引起较大反响的“苹果锁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用户手机被锁就是因为他们AppleID绑定的邮箱和密码在钓鱼网站上被窃取。AppleID被盗后会引起一连串的蝴蝶效应,黑产团伙不仅可以窃取云端的通讯录、照片等个人资料,还可以更换ID,远程控制手机。
另外,手机木马愈发猖獗。自2015年以来,手机木马一直呈高发态势。根据腾讯1月最新发布《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新增的支付类病毒超过32.6万,全年被支付类病毒感染的用户高达2505万,平均每天就有81000多人遭受支付类病毒的侵害。腾讯移动支付与金融风险管理高级总监李鸿观察到,当前移动支付领域的欺诈正逐渐由社工诈骗,慢慢向技术化诈骗转移。如今,犯罪分子无须花费时间去诱骗受害人转钱,而直接通过伪基站发送各种冒充10086、银行或亲朋好友的木马短信。在用户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之后,手机木马随即植入用户手机,盗取用户个人信息,拦截转发短信验证码。不法分子用这些信息登录电商平台购物,并实现盗刷。而在整个过程中,用户几乎毫无感知。
此外,假冒欺诈成为了网络欺诈的新趋势。除了社工诈骗和手机木马,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黑产分子开始借助社交关系链来进行假冒欺诈。他们在黑市上购买到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和通讯录后,会盗用用户的头像和名字,假冒成本人在其社交圈内行骗。例如,伪装成某公司老总,并在社交平台加其员工为好友,命令员工给特定账户转钱。现正值年末各公司清账时间,企业财务出纳人员尤其需注意此类新型诈骗形式。
警方提醒 发现上当受骗后采取这些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据了解,福州警方在展开上述案件侦破的同时,和电信、移动、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共同建立拦截虚假信息诈骗电话工作机制,对本地涉案的诈骗电话进行快速拦截封堵。截至目前,已封停涉嫌诈骗电话近百个。且与金融部门沟通协作,对可疑汇转款进行及时提醒劝阻。
警方提醒:收到特殊的电话、短信、网络信息,需要进行账户操作或资金转移时,要格外提高警惕。可随时拨打福建警方防骗咨询免费热线96110-8进行咨询。
若发现上当受骗,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采取以下临时冻结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1.立即登录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网址,进入个人网上银行界面输入诈骗账号,后重复输错密码(当日5次),可限制诈骗账号的网上银行转账功能。2.立即拨打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诈骗账号,后重复输错密码(当日5次),可限制诈骗账号的电话银行转账功能。3.立即到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ATM机上操作,根据提示输入诈骗账号,后重复输错密码(当日5次),可限制诈骗账号的ATM机无卡存取款功能。4.对于涉案银行卡内资金被“消费”或“POS机消费”等情形,因卡内资金往往是在第二天才交付,可立即拨打银联热线95516进行查询、临时冻结。(记者吴剑杰徐昕昀通讯员榕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