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6·18”落幕 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
“五天盛会,常年对接”,第十四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圆满落幕。连日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再次被参会者和观众的热情点燃,5天展会期间,进馆总人数达21.28万人次。
乘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东风,迎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利好,作为福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本届“6·18”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合力、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力量,再次唱响创新驱动建设新福建的主旋律。
让更多企业成为创新主角
5月12日,国务院批复福州为全国首批17个双创区域示范基地之一。
6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福州、厦门、泉州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新的国家战略,催生各方争分夺秒的机遇意识。
本届“6·18”,国内外3000多名专家学者、上万家企业共3万多名代表,专程赶赴这场科技成果的盛宴。其中,“两院”院士50多位,境外专家学者300多名,通过微信电子码进馆的专业观众达35359人。
今年初,同天(福建)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在福州注册成立。从荷兰归国的董事长朱授恩博士,带着世界最先进的石墨烯制备技术参展。“石墨烯产业要发展,绝不能光依靠资本运作来实现,必须沉下心来,进行研发攻关。”朱授恩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是非常宝贵的机遇。公司希望趁此势头,加快建设在闽研发中心,将研发的重心从荷兰转移到福州,推动福建加快抢占石墨烯产业的制高点。”
借智引智而来的专家、学者,同样表达了新期待。“我们和泉州信和公司合作设立的院士工作站,在本届‘6·18’上被授予示范工作站称号。随着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企业的创新活力将被进一步激发。院士工作站将争取与产业实现更好的结合,在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福建89.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4.2%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65.7%的省级科技成果来自企业。创新驱动战略机遇下,创新型企业如何加快发展?政府如何作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如何打造?
18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企业代表工作座谈会召开。参会的有发改、经信、科技、金融办等部门的负责人,还有16家我省中小创新企业的老板们。这些企业来自不同领域,有走在创新最前沿的欧浦登、福州宜美,有玩转“互联网+”的平潭E家家居,有发展智能制造的威诺数控、龙合智能,还有初创型的晋江凯燕等。
企业家们有的畅谈创新成就,有的倾吐发展烦恼,有的提出实际困难,政企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商创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共议精准发力支持中小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之路。他们纷纷表示:创新驱动,企业是主角,将更好地利用“6·18”平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为产业转型注入创新动能
本届“6·18”,累计对接合同项目5852项,总投资1433亿元。成功对接的一大批国内外最新技术,既利当前,更惠长远,对建设产业发展、企业转型将起重大推动作用。
驶出展馆会场,直奔作业现场。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台土壤修复一体机在大田县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垃圾填埋场整治新时代的到来。这个由三位院士联合攻关的集生态环境治理与环境装备智能制造为一体的项目,将修复被称作“地球的毒瘤”的垃圾填埋场土壤,为城市化建设拓展更大空间,并带动当地传统矿山设备生产企业转型升级。
多款无人机炫酷争显身段,夺人眼球。神龙航空科技落地厦门,打造无人机生产线。而新成立的福建飞虎无人机公司携手合作方新加坡飞狮科技等,在福州的无人机项目也将于年内投产,将研发和生产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小型无人机以及配套系统,提供各类飞行服务,开展无人机表演和培训等。
智能制造,依旧是“6·18”上最吸睛的焦点之一。代表着最新制造业水平的各种工业机器人大显身手,与福建制造业频频碰撞出新的产业火花。泛珠三角区域高端装备产学研对接会,12个项目成功签约,涵盖数控机床、精密加工在线检测等,将为福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传统农业也插上高科技的翅膀。30个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总投资24.5亿元。
拥有2件发明专利和2项省科技奖励的红曲红天然色素项目,将推动我省红曲产业走在全国前列;贝类毒素高灵敏度检测试剂盒项目,将使我国在贝类毒素监控方面达到国际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而站在“互联网+”时代的风口,我省加紧吸引龙头企业在闽投资兴业,推动重大项目抢先布局。福建省互联网经济重点项目招商对接会上,34个VR和大数据重点项目签约,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与惠普、联想、甲骨文、英伟达等16个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牵手合作,网龙网络公司企业就“VR+教育”“VR+娱乐”等13个重点项目与省外乃至国际知名企业签约。
“6·18”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引得一大批高精尖项目成果落地福建,推动福建企业抢占发展高地。
让创新精神点亮发展之路
三维码,是本届“6·18”的一大明星,迅速窜红。
三维码(厦门)网络科技公司展台,每天接待2000多人参观、300多人体验,并引来一批战略合作者。短短几天,与50多家企业达成5000多万元的合作意向:“6·18”基金正式签订投资协议,新华网拟投资2000万元,平安证券、兴业证券也拟投资;企业还与厦门理工学院签署了三维码人脸识别成果转化合作协议,与福建工程学院、青海大学等达成校企合作意向……
“6·18”真是创客们施展的大平台!三维码创始人陈绳旭兴奋地表示,“目前世界500强里有一半已经制作了属于自己的三维码,未来三维码的市场空间可达万亿规模,我们有信心让三维码走向世界。”
“6·18”,既是新兴产业的练兵场,也是前瞻产业的大看台。
3D打印再次引发关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带来一台能够连续打印的超快3D打印机,打印速度每小时600毫米,比传统的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度足足提高100倍!在国内首次突破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快速成型关键技术。据悉,这个团队已向首创连续液面成型技术的美国3D打印热门公司Car-bon3D发起挑战。
展会上,增强现实技术(AR)也大出风头。厦门超瞳科技发布的新产品“大兵智能眼镜”,可将采集到的画面传输给云平台,让接入系统的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眼镜变成“千里眼、顺风耳”。借助这种技术,手术台前的医生能把手术情况实时传送给其他专家,相隔千山万水,也能做到隔空会诊;检修人员戴着眼镜操作设备,设备型号、参数、使用记录,一目了然。
在优秀专利项目展馆,北斗卫星导航应用、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石墨烯……从全省各地精选来的40余项优秀专利项目让人大开眼界。优势专利创造和转化运用所带来的方向性指引,如同熊熊火炬,将照亮产业发展的未来空间。
创新驱动,关键在于观念的创新,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客,已然成为时代的新主角。本届“6·18”首设“创响中国”馆,一批众创空间、创投机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汇集,虚拟研究院、科技孵化器等重要创业创新平台齐上阵,创客、创业投资人、青年学生的身影活跃其间,项目推介洽谈、创业路演、创业沙龙、资本对接、技术交流等活动热气腾腾。
“福建的创新创业环境愈来愈好。”观察人士指出,聚集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的“6·18”,必将为福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记者 王永珍 谢贤伟 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