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构建普法新生态
引 言
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福州市司法局、福州市法宣办为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让更多的职能部门主动参与到“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中,开拓思路,积极创新,利用福州电视台《法眼》栏目搭建宣传平台,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联合市直多个职能部门,开展了六期“和谐福州法治先行”系列主题访谈。节目受众定位准确,以访谈作为表现形式,精心编排节目内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律师作为现场嘉宾,提升节目的档次,保证节目的权威性。通过这种“我搭台同唱戏”的宣传模式,让全市各职能部门切实践行“谁执法谁普法”,构建起了榕城普法新生态。
“六五”普法成效显著,“谁执法谁普法”落实仍待突破
“六五”普法以来,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到深入学习宣传,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不断深化,法治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全市公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但是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尚未完全落实。各级国家机关开展法治宣传工作的情况不均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从仍停留在“协调式”普法,尚未完成向“责任制式”普法的转变。宪法及宪法性文件由人大机关为主负责宣传普及,民法等基本法律由司法机关为主负责宣传普及,部门性法律法规由行政执法机关为主负责宣传普及的社会“大普法”工作格局尚未形成。如何探索一条新路,切实有效地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落实,成为了福州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在困难里探索新路
“六五”普法期间,福州市深化“法律六进”,面向不同群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在宣传上做到了报纸有文、电视有像、电台有声、手机有信、街上有点、网络有赞,形成了“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其中在普法受众的精准定位和精细普法的实施上,福州市先后搭建了多个定位不同的宣传平台,其中福州电视台《攀讲》栏目,形式活泼,以舞台表演为主,接地气,近群众,定位受众为广大基层群众。2016年,更是在原有的现场活动的基础上,开设了方言普法版块——“攀讲说法”,通过方言普法情景剧和律师的讲解,把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通过电视屏幕带到千家万户,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在福州日报、晚报及福建法治报等报纸上开辟普法专栏,文笔精炼,观点犀利,定位受众为知识分子文化群体;开通“法治福州”微信公众号,适应“互联网+法治宣传”和“两微一端”的宣传新要求,定期推送内容生动丰富,涵盖面广,实用性强的内容,定位受众为广大手机用户;制作“法治福州”手机报,短小精悍,内容简洁,实时报道法治福州建设进程,定位受众为全市领导干部。
一系列形式多样、定位精准的宣传平台,为全市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即使是这样百花齐放的宣传阵势,却只是普法工作的牵头部门在唱独角戏,全市各职能部门因为宣传经费、宣传资源等原因不能很好地参与其中,“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始终得不到较好的落实。基于现状,2015年下半年,市司法局、市法宣办和福州电视台《法眼》栏目,以高端精英群体为定位受众,开设“和谐福州 法治先行”系列访谈,每期与不同职能部门合作,围绕不同的主题,让各行政执法机关通过这一平台,面向社会群众宣传各自相关的法律法规,真正让“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
牵手《法眼》,构建普法新生态
《互联网+创客》。2015年10月,“和谐福州法治先行”系列访谈活动顺利拉开帷幕,首场活动主题是“互联网+创客”,围绕股权比例设置与知识产权保护展开。现场由股权比例设置问题引入并展开讨论,围绕股权设置、股权分配和知识产权等问题深入探讨,给到场的企业经营者及创业者上了宝贵的一课。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15年12月,在福建江夏学院,系列访谈第二场活动顺利举行。本场活动紧密结合“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全民普法工作开展三十周年纪念展开。邀请了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于静涛,福州市人大代表、福建宇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翁凡两位嘉宾就此话题,与现场师生进行分析与互动。
《聚焦仲裁服务民生》。2016年1月,系列访谈之三——“聚焦仲裁 服务民生“活动顺利举行,福州仲裁委办案部负责人张勇东,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叶知年等嘉宾就仲裁法展开了阐述和探讨。本场访谈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结合生动的案例,全面阐述了仲裁,着重解析仲裁调解、裁决与法院调解、判决以及劳动仲裁的区别等问题。
《以案释法聚焦车险》。2016年1月,系列访谈第四场活动在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里举行。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邵惠,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陈光卓,两位嘉宾就车险这一热门话题进行生动阐述,重点解读“高保低赔”“无责不赔”“恶意肇事”等现象,现场观众均为微信征集的车友和市民。
《反家暴.拒邪教.创平安》。2016年3月,系列访谈第五场活动——“反家暴·拒邪教·创平安”顺利举行。本次访谈,紧扣中心工作,围绕平安创建,结合全市“综治宣传月”活动,联合市综治办、市妇联、市610办三个部门开展宣传。活动针对新颁布的《反家暴法》等法律法规展开讨论,现场吸引了许多妇女干部、社区居民以及学校的学生前来聆听探讨。
《和谐小区--大家筑》。2016年4月,系列访谈第六场活动,联合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围绕新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在仓山区公园道1号小区内顺利开展。访谈结合生动案例,讨论了如高空抛物、车辆被刮、物业收费难等热点问题,对如何建立起小区“管家”和“东家”之间的和谐关系,共筑幸福家园,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启示与思考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制宣传工作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的要求,“和谐福州 法治先行”系列访谈,是福州市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这一法治中国的新要求上的创新尝试。
精准定位受众。在受众的定位上,节目定位为社会高端精英群体。高端不等于高不可攀,而是指这部分群体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更加易于接受法治宣传教育,并且能够带头知法学法尊法守法,起到楷模和示范的作用。高校的大学生,中小企业的干部和员工,包括私家车主,社区工作人员等,都属于这一定位的受众,他们能够起楷模的作用,影响身边的人和事,引导身边的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知法学法尊法守法,为法治福州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创新节目形式。在节目的形式上,有别于原有“摆摊设点发传单,舞台表演小礼品”的“接地气”的宣传形式,采用了访谈的节目形式,邀请专业的嘉宾、知名的学者和专家、律师到场,围绕每期的主题,展开讨论,并与现场的观众互动,实时解答观众的提问,在论辩和问答的过程中完成普法。
精选节目内容。在节目的内容上,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选取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百姓民生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事件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节目讨论的主题内容,能够吸引足够的关注度,以此增强法治宣传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