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网络“科普圈”助科学素养提升

18.09.2020  19:33

  在9月19日全国科普日来临之际,青少年网络科普面临哪些新契机、存在哪些新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也是当今互联网科普该攻克的课题。网络时代不乏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知识网红”陆续涌现,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凭着重互动、善交流的优势,在网络世界刮起“科普旋风”。但是,要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络科普编辑,唯有在自己的强大上下功夫。

  网络上的“科普圈”要强起来,网络编辑的科学素养不能滞后。科学素养将在未来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将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而不失专业的传播信息。对于互联网科普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要真正让互联网科普的圈子纯正,离不开经验丰富的全职编辑,只有我们的网络编辑是科普关注者、通宵,他们在培养网民科学素养上才会拿出满满的干货,让伪科普没有上架的机会。

  网络科普也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事关青少年网络素养的科学建树。近些年,互联网上泛娱乐内容兴起,一些产品打着科普、知识的旗号,却以标题党、噱头营销等方式博眼球,给严肃科普带来了很大冲击。越是在这样的时刻,网络科普工作者,越要做高质量科普内容。每一个网络科普圈,不但要追求内容科学、严谨,更要坚持在每篇文章结尾列出参考文献,做到信息可查、有据可依。

  打造网络“科普圈”,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文化、科学精神。要做到这一标准,不能光凭科普创业热情,更要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尤其是投入少儿科普基础内容建设,更不能马虎。因为要让科普影响下一代人,为青少年开启科学世界的奇妙,不是为了刷存在感,而是要好好打造了科普的特色专栏,持续推出原创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同时,又能兼顾媒体属性,将科普专业知识巧妙地转化为通俗表达,填补网友们的知识空白。

  不可否认,优秀的科普传播者往往也是求知欲的点燃者。而通过网络科普圈激发网友兴趣,让大家爱上博物馆、爱上历史、爱上自然科学,甚至爱上探索世界,这样的网络科普圈才能给人以辽阔和融通。引导青少年用更广阔的视野、从更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对科学的好奇心得以保持,并培养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国科普事业尽一份力,更多的人有机会看到科学、了解科学、爱上科学,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与创造力。

  打造有力的“科普圈”,科普内容不仅要有科学性,还要有现实性、有表达艺术性,有时还要巧妙运用媒介传播的新闻性。从网络关注的热点事件入手,挖掘生活小事中的科学道理,在传递科学思维的同时,关注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在加强市场理念培育,推动网络科普的发展中,使科普事业和网民科普双双提升。(福州文明办 雷沛弘)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