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比肉贵”还会持续多久?

19.02.2016  19:24

   □ 记者 林蔚学 通讯员 游晓璐

  自1月下旬以来,受寒潮天气影响,岩城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特别是叶菜类青菜,价格大幅上涨,有的蔬菜,如香菜、菠菜价格高得离谱,一斤分别要20元、15元左右,“土豪青”成为市民吐槽蔬菜价格暴涨的新词。

  面对寒潮天气带来蔬菜价格的上涨,物价部门在市场监管方面推出哪些举措?蔬菜价格何时能回到正常水平?2月17日,记者就此采访市物价局相关人员,并走访部分农贸市场。

   “价比三家”让市民买菜心中有数

  据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受节前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南方蔬菜供应整体偏紧,加上春节假期农贸市场部分商户休市,蔬菜供应量明显减少,蔬菜价格总体高位运行,部分品种价格与节前相比涨幅较大,甚至出现“菜比肉贵”的现象。

  市物价局人员告诉记者,菜价高的主要原因是,受冰冻雨雪天气影响,短期内本地蔬菜供应和市场批发量有所减少,且用工成本急剧上升;外地调入龙岩的蔬菜受道路运输困难影响,运输时间延长,运输成本上升,且日均交易量比以往减少三分之一,导致菜价随之上涨。

  据悉,岩城蔬菜价格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超市蔬菜价格普遍低于农贸市场蔬菜价格;二是白萝卜、大白菜、土豆、冬瓜等耐储存菜价格相对较低,部分叶类菜、外地调入的反季节菜和无公害精选蔬菜价格涨幅较大。

  业内人士预计,一般在元宵节过后,蔬菜价格会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为此,物价部门通过及时发布超市和农贸市场农副产品零售价格信息,“价比三家”,引导市民的消费预期,理性消费。

   多措并举让蔬菜价格回落

  针对市场部分蔬菜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市物价局及时启动寒潮天气应急价格监测预案,多措并举,引导蔬菜价格趋向平稳。他们一方面加大价格监测频次,实行每日一报;另一方面要求所有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经营者切实履行稳价义务,保证农副产品正常供应,不跟风涨价,最大限度地降低此次寒潮天气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自2月1日起至2月22日止,龙岩中心城区启动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及农贸市场平价蔬菜摊位平价销售机制。平价蔬菜价格低于中心城区市场平均价格15%以上,平价大米、食用油、猪肉和禽蛋价格低于中心城区市场平均价格5%以上。市物价局将会同商务局、财政局按照“先控后补”原则,安排市级价格调节基金对平价商店和平价蔬菜摊位予以适当补助。此外,进一步规范明码标价,加强打击恶意串通涨价,规范市场价格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