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这里获得新生——龙岩市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15.09.2014  18:24
      海峡法治在线-法制今报9月13日讯(  记者   邓炳秀) 感谢那些一直帮助我的管教们,我会努力完成社会对我的期待,而且是100分。”日前,一名社区矫正对象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道。近年来,龙岩市司法局创新措施、监矫并重,并将人文关怀倾注给管辖的每一名社区矫正人员,赢得了矫正人员的信任和赞扬。     安置就业打开新生之门     小张(化名)因为盗伐林木罪,被漳平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入矫之初,他思想负担很重,抗拒矫正,不配合司法所的管理,偶尔还给司法所工作人员找点小“麻烦”。居住地司法所工作人员有着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面对小张的思想波动,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从心理上帮助他打消顾虑。     经过多次的思想教育,小张抗拒矫正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要使其安心接受矫正,还必须帮助他解决就业问题。在居住地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小张上交了《基地安置申请表》,经漳平市司法局介绍,小张来到曙光安置就业基地——漳平市某有限公司就业。凭着年轻肯干、脑子灵活,小张很快就得到公司领导赏识,不久后就成为销售经理,月工资约3000元。     矫正的目的是转化,龙岩市司法局创新社会帮扶措施、采取人性化帮扶,总结推广了“就业先行” “党员挂钩”方式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就业、创业帮扶。全市依托企业建立了21个“曙光安置就业基地” ,基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解决其过渡性就业和生活困难问题。     “社区矫正工作,最重要的是减少矫正对象的失落感,促使他们回归社会,回报社会。”社区矫正安置帮教负责人钟碧珍如是说道。     对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     近日,朋口司法所给社区矫正人员上了3个多小时的课程,课程讲述了一则《苍蝇与蜜》的故事,故事内容为“蜂房里破了个洞,蜂蜜引来了许多苍蝇。蜂蜜太甜美了,苍蝇大吃特吃,久久不愿离去。这时蜂蜜凝固了,苍蝇的脚被蜜粘住了,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 这则故事告诫社区矫正人员不要贪图一时享受,贪婪往往是导致灾祸的根源;该所又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遵纪守法的情况,讲《梁上君子》的故事;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能信守承诺的情况,讲《曾子杀猪》的故事……原本漫长、难熬的3个多小时课程,当日,矫正人员却饶有兴趣、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讲,生怕漏掉一个好故事。寓理于事,寓教于乐,让社区矫正人员在聆听故事中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这是龙岩市创新社区矫正集中教育学习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岩市司法所做到“四个一”(即发一本须知、进行一次诫勉谈话、走访一次家庭、制定一份切合其特点和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思想、法制、社会公德等教育活动,推广“法制讲堂”、“心理讲座”等做法,通过对新入矫的社区矫正对象组织考试,把好“入矫”关。      引导社区服刑人员修复社会关系     2012年9月,漳平市赤水镇社区矫正劳动教育改造基地正式投入运行,这一举措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2013年,赤水镇政府就近再划出一块山地,将基地规模扩大到近40亩,种植大量毛竹、果树等经济植物。赤水司法所组织矫正对象在公益劳动教育基地进行植树、除草、挖沟等维护管理,每月至少劳动8小时。司法所对每个对象参加劳动和集中教育的表现,按月评分。     这一创新社区服务形式赢得了许多人的认可。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了274个社区服务基地。     “通过集体劳动教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同时,还可以生活在原来的圈子,亲近家人、照顾家庭,这种高墙外的服刑方式让我们感觉并未被社会所隔离。”社区矫正人员纷纷表示。     “对于某些罪犯来说,适当的劳动教育比关禁闭更为有效,他们在劳动中维持原有正常的社会生活,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不至于被收监,这样一来,使得他们对社会更容易形成感恩心理而非仇恨心理,对于减少他们重新犯罪的几率,无疑是有益的。”龙岩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对这一举措给予肯定。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