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强拉农民进城
●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地方政府“改革迅速见效”的政绩追求,甚至只是为了打农民土地的主意,就把农民“拉进城”,就让农民“被落户”,显然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日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户口不再分“农业”和“非农业”,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意味着今后将不再以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来区分农村人和城里人,对于那些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曾几何时,“农转非”是不少农民的人生奋斗目标。这不仅是因为与农村生活相比,城市的生活更现代、更文明、更美好。也因为那时候户籍的影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城市户口,就意味着能吃上商品粮,子女上学、招工、参军能享受更多优惠,自己看病、 养老 条件也会更好。于是,“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座房”,不少人想尽办法要跳出“农门”。
但如今,这种情况似乎在渐渐地改变。据社科院的一项调查,在11万名被调查对象中,60后、70后的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业户口的达到80%;80后农民工不愿意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比例为75%,但如果要以交回承包地才能转户为前提,不愿意“农转非”的则达到了九成。
其实,过去的“想进城”和如今的“慎进城”,背后都是农民围绕自身利益进行的认真考量。应当看到,如今农民之所以会对进城落户变得谨慎,这与近年来出台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积极效用密不可分。拥有农业户籍,意味着农民可以得到承包地的各种补贴和土地流转、增值收益。随着城乡居民 社会养老保险 以及异地高考等政策的实施,存在于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城乡差别正日益弥合,农业户口的“含金量”今非昔比。
农民的慎重选择可能也与部分地方政府此前的一些不当做法有关。为了片面追求较高的城镇化率,为了解决城镇建设缺钱、城市发展缺地问题,一些地方不仅出现了农民“被上楼”“被进城”的现象,也出现了土地换户口、宅基地换社保等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问题。
因此,此次户籍改革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也就是说,农民要不要进城、何时进城、进哪个城,都要让他们自己选择,不能采取强迫的做法。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地方政府“改革迅速见效”的政绩追求,甚至只是为了打农民土地的主意,就把农民“拉进城”,就让农民“被落户”,这显然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当然,尊重农民自己的选择,也要对他们的预期进行合理的引导。因为,目前小城镇和部分中小城市缺少产业支撑、缺少就业和创业机会是现实。比较而言,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完善,公共服务更完备,对想进城农民的吸引力更强。但必须看到的是,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已经很大,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很强。这决定了今后一定时期内,必须要兼顾不同地区实际,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
在此过程中,应进一步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经济集聚能力,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让它们能够为在这里落户的人提供适宜的就业和生活环境,这样才能让农民愿意到这里落户,也才能避免强拉农民进城的情况再度发生。